湖水之阔阔莫收,庐山之高高莫俦。
青连百越诸天近,影落东溟海若愁。
驿下风湍深驻桨,山腰樵路曲沿流。
明朝两马冲云去,十载心期一日酬。

【注释】

匡庐: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庐山,因周匡山而得名,亦称匡山。元默:指陶潜,字元亮,晋代诗人,有《归去来辞》。白鹿:传说中仙人所乘之兽,这里泛指神仙。湖水、湖水、湖光:形容湖水宽阔无边;莫(mò)收:无法收纳,形容水势浩大。高:指山峰耸立入云;高高莫俦:形容庐山之高大,无与伦比;青连百越诸天近:形容庐山的青翠之色与天空相接;影落东溟海若愁:形容庐山影子倒映在大海中的样子,令人感到惆怅。驿下风湍深驻桨:驿站附近水流湍急,船不能驶行;驿:古代传递军政文书或供来往官员休息、换马的小站;驿下:驿站附近;风湍:水浪冲击岩石发出的声音;湍:急流的水声;深驻桨:停下桨等待水流平缓再前进;山腰樵路曲沿流:山腰上有一条弯曲的小路,是通往山上的路;樵路:砍柴人走的道路;曲:弯曲。

【赏析】

此诗为诗人游庐山后所作。首联写望见庐山之巍峨雄壮。颔联写庐山景色之壮丽。颈联写山路崎岖,舟行难进。尾联表达十年磨剑,今朝出鞘的豪情壮志。全诗气势磅礴,意境深远,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