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思那堪更感时,忽传诗句到阶墀。
普天吾欲一流涕,率土谁能咏孝思。
天运去来浑不管,阳回草木也应知。
临风无限攀号意,独立斜阳疋马迟。
这首诗是作者在和郑伯兴一同登山时,因感怀时事而创作的。诗人用“羁思”、“普天”、“率土”等词来表达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首句“羁思那堪更感时”,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时局的忧虑。这里的“羁思”是指因为身处他乡而产生的思乡之念,而“那堪”则表示这种感情已经难以承受了。接着,诗人感叹道:“忽传诗句到阶墀”,意味着他突然听到了一些诗句,这让他感到十分震惊。在这里,“阶墀”指的是台阶下的土地,象征着诗人所处的地位和生活环境。
第二句“普天吾欲一流涕,率土谁能咏孝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认为整个国家都应该为失去一位伟大的领导人而感到悲痛,并且希望每个人都能像古人一样,为国家的前途而忧心忡忡。这里的“普天”指整个世界,“流涕”表示悲伤,“咏孝思”则是指赞美和怀念前人的高尚品德。
第三句“天运去来浑不管,阳回草木也应知”,则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无奈和悲观。他认为,国家的兴衰荣辱似乎与天道无关,而自然界的万物也应该能够感受到这种变化。这里的“天运”指的是天命,“去来”表示事物的变迁,“浑不管”则表示对此漠不关心。
最后一句“临风无限攀号意,独立斜阳疋马迟”,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山顶上,面对夕阳西下的景色,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感慨和哀愁。这里的“临风”指的是面对自然景观,“攀号意”则是指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意愿,“疋马迟”则表示自己孤独地站在那里,迟迟不愿离去。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郑伯兴一同登上山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