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献荆璞,言尽继以泪。
虽以三刖足,于心曾不悔。
岂不知保身,徒以识为累。
楚国有大宝,弃之如瓦块。
何况以暗投,按剑或相待。
大易贵藏器,龙蛇亦何害。

【解析】

1.“荆璞”:楚国的玉璞,比喻被废弃的人。

2.“三刖足”:三次遭受残害或挫折,三次失去自由。

3.“楚宝”:楚国的宝物,即楚王的珍宝。

4.“暗投”:暗中投送。

5.“大易”:指《周易》,一本占卜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答案】

译文:卞和献出荆璞,言尽继之以泪。虽然以三次刖足之痛,于心中从未悔恨。岂不知保护自身,但只是因识文断字而受累。楚国有大宝,弃之如瓦块。何况是暗中投送,按剑相待。大易贵藏器,龙蛇亦何害!

赏析:

首联:“卞和献荆璞,言尽继以泪。”卞和献上楚国的宝玉,言尽而继之以泪。

颔联:“虽以三刖足,于心曾不悔。”尽管三次遭受残害或挫折,三次失去自由,但卞和于心中从无悔意。“三刖”,指卞和三次遭残害;“三刖足”,指三次残害他的双脚;“三刖其足”,“三刖其身”;“三刖之足”,指三次残害他的身体。“不悔”,指对所受伤害毫不介意。

颈联:“岂不知保身,徒以识为累。”难道不知道保护自己吗?只是因为懂得一些文字而受牵累。“保身”,指保护自己;“识”,通“智”,智慧;“累”,牵累、束缚。

尾联:“楚国有大宝,弃之如瓦块。何况以暗投,按剑或相待。”楚国有大宝贝,弃之如同瓦片一般。更何况暗中投送,按剑而立等待他的到来。“楚国宝”,指楚国的国宝——宝玉;“楚王宝”,指楚王的国宝——宝玉。“大宝”,指国家的珍宝;“楚国宝”,泛指国家珍宝。“弃之如瓦块”指把宝玉当作瓦块一样抛弃了。“暗投”,暗中投送;“按剑或相待”指按剑站立等待着卞和的到来。“按剑”,指握着剑柄;“相待”,指等候。

此诗借卞和献宝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横溢者被埋没的痛苦与不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