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筵籍兰若,宿雨清埃氛。
广宴开云峤,清歌临水滨。
爱客感贤守,鼓瑟愧嘉宾。
狎坐飞羽觞,更酬倒琼樽。
奇怀寄登眺,危塔淩青云。
舒眸碧海际,浩荡观无垠。
游目周四野,歌啸声相闻。
乃知非盘乐,游息至理存。
【注释】
嘉筵籍兰若:美好的宴席,借指兰若寺。嘉筵,美宴。籍,同“藉”。兰若,佛教语,指寺院。
宿雨清埃氛:经过一夜的雨水,把尘埃都洗净了。
广宴开云峤:广阔的宴席,如同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一样。
清歌临水滨:清澈悦耳的歌曲,唱在水边。
爱客:喜欢客人。感贤守:感激贤明的太守。
狎坐:亲近地坐下。飞羽觞:轻快的酒杯。
更酬:再举杯劝酒。倒琼樽:倾倒盛满琼浆的美酒。
奇怀:高超的胸怀。寄登眺:寄托于登高眺望。
危塔凌青云:高耸入云的塔楼。凌云,形容高耸入云。
舒眸碧海际:展开眼界,看碧蓝的海水。
浩荡观无垠:辽阔无边。
四野:四方的田野。
乃知非盘乐:才知道这并非盘乐。盘乐,《易经》中的一种娱乐活动,象征天地之间的和谐与秩序。
游息至理存:在这里,作者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隔绝的生活态度,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符合自然法则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南雄太守李林通一起游览浮屠山时所作,共五首,此为其一。诗以赞美之笔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自然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
诗人通过对兰若寺周围环境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他详细描绘了兰若寺周围的景色,包括经过一夜雨水洗礼后,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以及广袤的宴席、清澈的歌声等细节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诗人通过表达对贤良太守的感激之情,进一步突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他提到自己非常喜欢这位太守,并表示感激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与贤良太守共同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喜悦和满足。这种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诗人通过对自己与太守共同欣赏大自然美景的经历进行回顾和总结,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他回顾了自己与太守一起登上浮屠山的经历,并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他也指出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超然物外、与世隔绝生活的追求。这种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有内涵。
这首诗以赞美之笔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自然画面,通过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追求。诗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