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初清,云净天宇澄。
迢遥上危塔,凭虚步青冥。
仰近北辰次,下看南极星。
达观众妙理,俯察群动情。
斯人苦长勤,日夕竞营营。
惟彼江流水,朝宗去不停。

【注释】

①秋高气初清:秋天,天空高远,空气清新。

②云净天宇澄:云雾散去,天空澄清如洗。

③迢遥:遥远。

④危塔:指六榕寺塔。

⑤凭虚步青冥:站在高处凭空而立,脚踏云端,漫步太空。

⑥仰近北辰次:抬头仰望北极星。

⑦下看南极星:低头俯瞰南北斗七星。

⑧达观众妙理:通晓宇宙万物的奥妙道理。

⑨俯察群动情:俯视天下万物,体察它们的情态。

⑩斯人苦长勤:“斯人”指我(作者自指)和那些终日奔波劳碌的人。“苦”是苦苦,“长勤”即长久勤劳的意思。

⑪竞营营:争相奔走忙碌不已。

⑫惟彼江流水:只有那江水不停地奔流向前。

⑬朝宗:顺流而下,向目的地进发。

⑭不停:不停止。

【赏析】

《登六榕寺塔》是明代文学家、思想家王守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登塔观景为线索,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壮美图卷,表现了诗人豁达胸襟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全诗构思巧妙,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优美。

首联“秋高气初清,云净天宇澄”,写登上高塔所见之景。秋天,天空高远,空气清新,云层已经散尽,天宇一片澄明如洗,令人心旷神怡。这两句为全诗奠定基调,渲染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

颔联“迢遥上危塔,凭虚步青冥”,进一步描绘登塔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诗人登上高塔,凭高临远,脚下云海茫茫,仿佛置身于无边无际的太空之中。这两句通过对高塔及其周围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心境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认识与感慨。

颈联“仰近北辰次,下看南极星”,诗人抬头仰望星空,发现北斗七星正位于北方,而南北斗七星则遥遥在南方。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意,更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不定以及命运的无常。诗人通过观察北斗七星,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即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

尾联“达观众妙理,俯察群动情”,诗人将视线由高空拉回到人间,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他意识到,要想真正理解宇宙万物的奥秘,就必须深入观察世间万物的变化与发展。同时,诗人还注意到人们为了生存而不断奔波忙碌的现象,感叹于人们为了追求名利、地位而付出的巨大努力。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也揭示了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往往导致精神空虚与道德沦丧的现实困境。

整首诗以登塔观景为载体,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反思。诗人运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手段,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超脱世俗、胸怀宽广的形象。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哲理的问题,引发读者对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思考与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