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暂出郭,已远朝市喧。
更寻万泉源,洗我耳中尘。
岂止耳中尘,因可清心神。
安得挽天瓢,一洗世间氛。
尘氛既已尽,天地皆回春。

【解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胜泉寺时所作。全诗四句,一气呵成,语言质朴,意境幽远。

“驱车暂出郭”,诗人驱车暂时离开城郭,来到胜泉寺游玩。首联写诗人游胜泉寺的情景。首句点出“游胜泉寺”,次句“已远朝市喧”写诗人出游的目的:远离尘嚣,寻找宁静,以排遣烦闷。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表现了诗人的游兴。

颔联“更寻万泉源,洗我耳中尘。”诗人进一步描绘自己的游兴,诗人在欣赏胜泉美景的同时,也听到了泉水潺潺的声音,他想到泉水可以洗涤耳朵里的尘埃,于是决定再去万泉源头,继续洗涤耳中的“尘埃”。

颈联“岂止耳中尘,因可清心神。”诗人由泉水联想到自己,认为泉水不仅可以用来洗耳,而且还可以洗涤心灵上的尘埃,使人的心境变得明净清明。这一联把泉水拟人化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泉水的神奇功效,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尾联“安得挽天瓢,一洗世间氛。”诗人进一步想象自己能够像古人那样去舀一瓢天水,用以浇灌人间的污秽浊气,使世间恢复清明。尾联是诗人的畅想,也是他的寄托所在。诗人在游胜泉寺时,看到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听到自然界的美妙声音,感到精神愉悦,心情舒畅,因此产生一种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情愫。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不满的情绪。

【答案】

驱车暂出郭

已远朝市暄。

更寻万泉源

洗我耳中尘。

岂止耳中尘

因可清心神。

安得挽天瓢

一洗世间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