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隔溪岸,岸边双栋木。
高支撑青穹,下荫寒塘曲。
披图动遐想,林深恐幽独。
此中有真境,是为虚灵谷。
有欲往从之,寒泉须濯足。
道逢乘骢郎,问询云中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题栋塘双木树》。下面逐句解释:
第一句:“美人隔溪岸,岸边双栋木。”
译文:远处有一位美人,隔着溪岸,她站在岸边。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远处的美人和近处的双栋木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赏析:这句诗以景入题,通过对美人和双栋木的描写,为接下来的叙述做铺垫。
第二句:“高支撑青穹,下荫寒塘曲。”
译文:高高的树木支撑着青色的天空,它的阴影落在寒冷的塘边。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树木的高耸和其对天空的支撑作用,以及树木的阴凉效果。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树木的高大和茂盛,同时也体现了它们在自然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句:“披图动遐想,林深恐幽独。”
译文:打开画卷让人遐想,林子里深邃得恐怕只有我一人独自。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通过打开画卷而引发的遐想,以及在林子深处可能感到的孤独。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孤独感的感受。
第四句:“此中有真境,是为虚灵谷。”
译文:这里有一个真实的境界,这就是虚无缥缈的灵谷。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真实感受,认为这里是一个真实且富有灵性的地方。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独特见解和感受,认为这里是一个充满真实和灵性的世界。
第五句:“有欲往从之,寒泉须濯足。”
译文:如果有意愿去追求它,那寒冷的泉水需要清洗双脚。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向往,认为那里需要洗涤自己的身心。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向往,认为那里是一个可以洗涤自己心灵的地方。
第六句:“道逢乘骢郎,问询云中屋。”
译文:在路上遇见骑着黑色马匹的官员,他询问我住在哪个叫做“云中屋”的地方。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路上遇见了一位官员,并且这位官员向诗人询问了关于“云中屋”的信息。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诗人与官员之间的交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员的关注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