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零乱雨初收,露柳风蝉昨夜秋。
闻说元规偏爱月,肯容王粲赋登楼。
谁言有策堪经世,不拟将心更养愁。
何处少年吹玉笛,欲回天地入孤舟。
秋夜罗澹峰司李石湖与黄君简高望公分赋
晚霞雨后露柳风蝉,月下王粲赋登楼
彭睿埙,明朝著名诗人,其创作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景物描绘表达内心情感。本诗《秋夜罗澹峰司李石湖与黄君简高望公分赋》便是他众多佳作之一,通过对晚霞、露水、柳树和秋风等秋天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夜画面。诗中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自然美景,还透露出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体验。
译文:
黄昏时分天空被晚霞染得五彩斑斓,雨后大地显得格外清新。昨夜秋风轻轻吹过,露珠滴落在翠绿的柳枝上,远处传来阵阵蝉鸣,似乎在诉说着夏天的结束。听闻元规先生特别喜爱月亮,难道他会容忍王粲赋诗登高楼的情景出现吗?
注释:
- 罗澹峰:地名,位于今中国江苏省境内。
- 司李:古官名,负责监察官员。
- 石湖:湖泊名,位于今中国浙江省境内。
- 黄君简:人名,可能是彭睿埙的好友或同行。
- 高望公:人名,可能是与彭睿埙交往甚密之友。
- 分赋:指共同赋诗。
- 闻说:听说。
- 元规:古人名,元规可能指某位以清雅著称的文人。
- 月:月亮,常常被用来象征孤寂和思乡之情。
- 肯容:愿意容纳。
- 王粲:三国时期著名文人,以赋诗见长。
- 欲回:想要返回,形容心境的转变。
- 天地:自然世界,这里喻指广阔的宇宙空间。
- 孤舟:孤独的小船,常用来比喻诗人独自面对世界的孤独感。
赏析:
彭睿埙的这首《秋夜罗澹峰司李石湖与黄君简高望公分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感染了读者。诗中的“晚霞”、“露水”、“柳树”与“秋风”,这些秋天的典型元素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一个既美丽又稍带凄凉的画面。晚霞的绚烂与雨后的清新形成鲜明对比,露水沾湿的柳枝与远处传来的蝉鸣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特别是诗中提到的元规和王粲两位文人,他们的偏好和行为在诗中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抒发和哲思。彭睿埙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得作品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咏物诗,而是蕴含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意涵和哲学思考。
彭睿埙的《秋夜罗澹峰司李石湖与黄君简高望公分赋》不仅因其精湛的艺术技巧而成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更因其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而被后人传颂。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生命、自然以及社会的认知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