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艳影图容易就,娇痴心性最难描。
为怜笑语人长别,翻怕丹青粉渐消。
素魄忍看鸳冢闭,香魂哀乞蝶裙招。
韦皋幽怨元无极,再世茫茫问玉箫。

《小怀仙》是一首明朝彭日贞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读
  • 冷艳影图容易就:形容画中人物或事物美丽冷艳,仿佛轻易就能捕捉到其影子,无需刻意修饰。
  • 娇痴心性最难描:描述某人或物因过于娇媚或痴情而难以用言语或笔墨完全描绘。
  • 为怜笑语人长别:因为舍不得与人说笑而导致长久离别,表达了对欢笑时光的留恋。
  • 翻怕丹青粉渐消:担心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鲜艳的颜色会逐渐消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
  • 素魄忍看鸳冢闭:不忍心看到鸳鸯坟墓被封闭,比喻不愿看到美好的爱情走向结束。
  • 香魂哀乞蝶裙招:悲伤地祈求化作蝴蝶,以飘舞的姿态继续爱恋。
  • 韦皋幽怨元无极:形容韦皋(唐朝时期的一位诗人)的幽怨之情深不可测。
  • 再世茫茫问玉箫:在来世茫茫人海中,询问是否还能再次听到玉箫般的音乐,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不舍。
  1. 译文注释
  • 这首诗是七言律诗,押阳韵。
  • 诗句中的“冷艳”指画作或物品的美丽冷丽;“娇痴”则形容某种情感的过分或痴情;“笑语”和“长别”则是对人际关系中离别时刻的描述;“素魄”暗指纯洁无瑕的灵魂;“丹青”常用来比喻绘画,而“粉”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妆容,表示美丽的消逝;“素魄”和“香魂”分别指纯洁的灵魂和香气,而“蝶裙”可能是一种轻盈的服饰,用来象征轻盈飘逸的爱情或生命。
  1.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人情事、爱情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生活细腻的感悟。
  • 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如“素魄”、“香魂”等都带有浓厚的诗意和哲理性质。
  • 诗中流露出的情感真挚而深刻,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无常和变迁的感慨,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
  1. 创作背景
  • 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是在明代某个时期,当时文人墨客之间常有诗词交流的活动。
  • 彭日贞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因此该诗很可能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创作而成。
  1. 文化价值
  • 《小怀仙》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而且在传统文化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它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点和哲学思想。
  • 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情感表达的独特方式。

《小怀仙》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流动的画卷,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