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流虽浩浩,泉出乃涓涓。
地势东南下,河图一六先。
净心涵湛碧,探理入幽玄。
我学如潢潦,诗成益惘然。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川流虽浩浩,泉出乃涓涓
  • “川流”:指大河流经之地。
  • “浩浩”:水流广阔、气势磅礴的样子。
  • “泉出”:泉水流出。
  • “乃”:却,反而。
  • “涓涓”:细小的水珠。
  • 注释:尽管川流广阔,但泉水的源头却细水长流。
  1. 地势东南下,河图一六先
  • “地势”:地形地势。
  • “东南下”:地理方位中,东方和南方的下方。
  • “河图”:古代中国的河洛地理符号,这里比喻自然地理环境。
  • “一六先”:河图中“六合”(即东、南、西、北、东南、东北)之一,北方为首。
  • 注释:地势向东南倾斜。河图(或地理图)上北方在首位。
  1. 净心涵湛碧,探理入幽玄
  • “净心”:内心平静、纯洁。
  • “涵湛碧”:内心清澈如深潭碧水。
  • “探理”:探索道理或真理。
  • “幽玄”:深邃、神秘。
  • 注释:内心纯净如同深潭碧水,探索道理至深奥之处。
  1. 我学如潢潦,诗成益惘然
  • “学”:学习。
  • “潢潦”:泥泞积水,比喻学习的困难和不完善。
  • “惘然”:茫然无措的样子。
  • 注释:我的学习就像泥泞中的积水,越学越觉得迷茫。

赏析:
这首《题张德麟活水轩卷》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界美景与学问探索之间关系的哲理诗。诗中提到“川流虽浩浩,泉出乃涓涓”,描绘了大自然中河流的壮阔与泉水的细腻,象征着学问的广泛与深入。同时指出“地势东南下,河图一六先”,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深远,也反映出诗人对地理环境的重视。

诗人通过“净心涵湛碧,探理入幽玄”表达了内心的澄明与追求真理的决心。这里的“湛碧”与“幽玄”进一步加深了对自然美景与精神境界结合的理解。最后,“我学如潢潦,诗成益惘然”则表达了学习过程中的艰辛以及诗人在学习上的迷茫感。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美景与学问探索的关系,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学问探索的深刻理解及个人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