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园林春露时,高堂慈母看孤儿。
金茎愿得承仙掌,玉屑和来献寿卮。
润入锦棚生竹笋,湿沾斑袖滴花枝。
于今怵惕兴悲感,恍若音容一见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概括,如本题为“赏析”,就要从手法、内容、语言、主题等角度进行赏析。

此诗是诗人追忆与母亲共度春光的往事,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首句回忆了当年园林中春天的景象。“高堂慈母”写母亲在庭院中看护着幼小的作者。“金茎”指宫廷里的铜柱,喻皇宫中的高堂。“玉屑和来献寿卮”是说自己用玉屑为母亲敬酒。这两句写诗人对母亲的怀念。

中间四句写春日里庭院的景色。“润入锦棚生竹笋,湿沾斑袖滴花枝”写春雨滋润了庭院里的花草树木。“怵惕兴悲感,恍若音容一见之”写自己看到春雨后庭院的美景而想起母亲的音容,不禁悲从中来,泪如泉涌,恍若与母亲重逢一般。此联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切的感情及怀念。

【答案】

①“高堂慈母看孤儿”,点明主旨,写诗人对母亲深厚的感情。②“金茎愿得承仙掌,玉屑和来献寿卮”写诗人对母亲

的怀念。③“润入锦棚生竹笋,湿沾斑袖滴花枝”,写春雨给庭院带来的生机和活力。④“于今怵惕兴悲感,恍若音容一见之”写

诗人看到春雨后的美景而想起母亲的音容,不禁悲从中来,泪如泉涌,恍若与母亲重逢一般。⑤尾联运用想象,化虚为实,表达

诗人对母亲深切的感情及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