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星下照天池水,水光一碧净如洗。
骅骝何来尘满身,解却金羁濯清泚。
不识谁人乐少年,春风柳下曾扬鞭。
骅骝忽尔化龙去,空余池水凄寒烟。
我闻渥洼在西极,此水得名徒远忆。
却怜骏骨世间稀,伫立池边三叹息。
洗马池
房星下照天池水,水光一碧净如洗。
骅骝何来尘满身,解却金羁濯清泚。
不识谁人乐少年,春风柳下曾扬鞭。
骅骝忽尔化龙去,空余池水凄寒烟。
我闻渥洼在西极,此水得名徒远忆。
却怜骏骨世间稀,伫立池边三叹息。
【注释】:
- 洗马池:指唐代李泌为代宗李豫驾车时所驾的一匹骏马。
- 房星:指二十八宿之一的房宿(房星)。
- 一碧:清澈。
- 骏骝:骏马。
- 解却金羁:解除了缰绳。
- 渥洼:指良马。
- 西极:指西方。
- 驰驱:奔跑。
- 渥洼在西极:语出《易·乾》“潜龙勿用”,指良马隐伏于深泽之地,待时而动。
- 得名徒远忆:只是名声远播而已。
- 伫立池边三叹息:伫立,指长久站立或久久地站在某处。形容诗人对于这匹骏马的感慨和怀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名叫”渥洼”的骏马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这匹马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其命运的感伤。
诗的前四句描述了马的外貌以及它被解去缰绳后的情景。”洗马池”中的”洗马”可能是指李泌曾经担任过的角色,他以善解人意著称,能够理解并满足君主的需求。这里的”洗马池”可能是一个典故,暗示李泌与这匹马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
第五、六句转向马的命运,描述了它如何从尘土中走来,解去了缰绳,在春日的柳树下尽情驰骋。这里通过对比骏马的奔腾自由和它的不幸遭遇,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转向对那匹马的回忆。他听说这匹马是来自西方的”渥洼”,但名字仅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马匹存在。这种虚与实的对比,使得诗人更加珍视眼前这匹真正的骏马。
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骏马命运的同情。他感叹世间难得一见的好马,只能在池边静静地站着,发出几声叹息。这既反映了诗人对骏马的哀叹,也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骏马的描述和对其命运的感慨,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