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郭垂杨日夜凋,清秋登望旅魂消。
半生江海同浮梗,何处林泉可弃瓢。
奔走风尘双鬓改,羁栖戎马一身遥。
数奇李广萧条久,短服辕门独射雕。
秋兴
北郭垂杨日夜凋,清秋登望旅魂消。半生江海同浮梗,何处林泉可弃瓢。
诗人万白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北郭垂杨的日夜凋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清秋登望旅魂消”不仅描述了季节的变迁带来的孤独感,还反映了游子在异地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是普遍存在的,它让每个人都能在某个时刻感受到那份共鸣。
“半生江海同浮梗”可能暗示着诗人一生漂泊不定、无根的状态,正如一根随风飘荡的柳枝,难以抓住稳定的岸边。“何处林泉可弃瓢”,则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现实却是四处奔波,无处安放自己的心。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本质的思考:无论身处何方,内心的归宿感始终是一个人在旅途中需要寻求的答案。
“奔走风尘双鬓改”,形象描绘了诗人因生计奔波而逐渐变老的外貌变化。而“羁栖戎马一身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和内心孤独。这两个短语共同勾画出一幅充满辛酸与无奈的画面,让人不禁为诗人的命运感到惋惜。
“数奇李广萧条久,短服辕门独射雕”通过提及古代名将李广的形象,诗人似乎在暗喻自己的英雄梦想未能实现,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无助与孤独。这里的“数奇”可能指的是命运多舛或时运不济,“李广”则是指历史上著名的将领李广,他的故事常常被用来比喻壮志未酬。然而,“萧条久”表明李广最终未能逃脱命运的打击,而诗人则用“短服辕门独射雕”来表达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也要保持尊严和勇气的决心。
《秋兴》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生的苦乐、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对过往英雄的缅怀。万白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让读者能够深切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