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卖畚事康卑,出入南陵郭外溪。
自昔家空渔浦上,于今人老栅塘西。
浮烟直港乘槎小,斜日疏篱晒网低。
向夕烹鱼谁可问,山厨不见旧山妻。

塘上杂诗四首

少年卖畚事康卑,出入南陵郭外溪。

自昔家空渔浦上,于今人老栅塘西。

浮烟直港乘槎小,斜日疏篱晒网低。

向夕烹鱼谁可问,山厨不见旧山妻。

注释:

  1. 少年卖畚(běn)事康卑:年轻时卖畚箕为生,在康卑这个地方。
  2. 出入南陵郭外溪:进出南陵城外的溪流。南陵是古县名,今属安徽省。
  3. 自昔家空渔浦上:自从家破败后,就再也没有渔船在渔浦(水滨地带)出没。
  4. 于今人老栅塘西:现在自己老了,住在塘边的草棚中。
  5. 浮烟直港乘槎小:水面上的烟雾直升,小舟顺溪直下。
  6. 斜日疏篱晒网低:斜阳之下,稀疏篱笆旁晒着渔网。
  7. 向夕烹鱼谁可问,山厨不见旧山妻:”傍晚时分煮鱼,有谁能问我?我的厨房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妻子。”
    赏析:
    《塘上杂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此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第一、二句写诗人少年时卖畚箕为生,在南陵城外溪流边生活。“康卑”应为“康卑”,即今安徽当涂县,当时属于南陵管辖。诗人用“卖畚箕”来比喻自己的生活艰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农民生活的艰难。
    第三、四句写诗人如今已年老体衰,只能居住在塘边的草棚里。“自昔家空渔浦上”指的是诗人的家乡曾经是一个繁忙的渔村,但现在已经无人居住。“于今人老栅塘西”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现状,他已经年迈体弱,只能在塘边的草棚里度过余生。
    第五、六句写诗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分,坐在小船中顺溪而下,享受着这份宁静。“浮烟直港乘槎小”中的“直港”指的是水流湍急的河道,而“乘槎小”则形容小船在河流中行驶得非常缓慢。
    第七、八句则是诗人内心的独白。他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如今已经不在人间。“向夕烹鱼谁可问”,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他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到自己的妻子,只能在傍晚时分煮鱼来寄托思念之情。“山厨不见旧山妻”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他再也看不到自己妻子的身影了,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想念她。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内心独白的方式,抒发了自己的悲伤与无奈。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经历,也表达了他的情感世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