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林掠地盍如斯,莫是东君有意为。
二十四番花信息,百千万国帝恩私。
园桃花发机机锦,岸柳金拖缕缕丝。
忽听上林莺啭晓,料应禽鸟得先知。

【注释】:

  1. 和项公韵:指应和他人的诗作。
  2. 穿林掠地盍(há)如斯:何不如此。盍,同“何”,表示反问的语气词。
  3. 莫是东君有意为:莫非是东帝有意为之?东君,春神。
  4. 二十四番花信息:二十四番花信风,指春季二十四个节气。
  5. 百千万国帝恩私:遍布天下的无数国家都受到帝王的特殊恩宠。
  6. 园桃花发机机锦:园中桃花盛开如同织锦一般绚丽多彩。机机锦,形容花朵繁密如绣。
  7. 岸柳金拖缕缕丝:岸边柳条像黄金线一般垂下。缕缕丝,形容柳丝细腻柔长。
  8. 上林莺啭晓:上林苑里的黄莺在早晨啼鸣。上林,皇家园林,位于长安城西。
  9. 料应禽鸟得先知:料想鸟儿们都能提前知道。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七律。全诗描绘了春天里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穿林掠地盍如斯,莫是东君有意为。”意思是说,春天来了,树木丛生,百花齐放,仿佛整个世界都沐浴在春光之中。诗人用“盍”(同“何”)表示反问,强调自己对此情景的惊喜。
    颔联“二十四番花信息,百千万国帝恩私。”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里花开满地、万物复苏的美丽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颈联“园桃花发机机锦,岸柳金拖缕缕丝。”则是对上文的具体描写,将园中的桃花比作锦绣,将岸边的柳条比作金色,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象。
    尾联“忽听上林莺啭晓,料应禽鸟得先知。”则是诗人的感慨和想象。诗人想象着鸟儿们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纷纷飞来享受这个美好的时刻。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又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