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窗独坐夜忘眠,细玩扬雄草太玄。
洞里有天非小景,山中无地不长年。
向阳花木知春早,近水楼台得月先。
妙趣悠然真自得,何须呼酒说龙泉。

【注释】

紫虚宫:在陕西省宝鸡。唐代时为道教宫观。唐玄宗天宝初建,因道士司马承祯曾住此山,故名。二十首:这是作者于开元年间所赋的二十首诗。每首诗都以“紫虚宫”为题。

【赏析】

这首诗是写紫虚宫的景物和幽趣。

首句“灯窗独坐夜忘眠”,描绘的是诗人深夜独自坐在窗前,灯烛映照着自己的面容,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里,诗人用“灯窗”来暗示自己所处的环境,而“独坐”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二句“细玩扬雄草太玄”,则是在对扬雄的《太玄经》进行深入研读后的感受。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西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他的《太玄经》是一部阐述道家哲学的著作。这里,诗人通过研读《太玄经》而领悟到了其中的奥妙之处,从而感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紫虚宫的幽静之美。“洞里有天非小景”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紫虚宫中那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洞里”是指紫虚宫内部的一个空间,“天”则暗指自然界的天地万物。诗人通过这一比喻,将紫虚宫内外的景色巧妙地融为一体,展现出了一个宏大而神秘的世界。

紧接着,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紫虚宫的山水之美。“山中无地不长年”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紫虚山中的自然环境。这里的“山中”指的是紫虚山的内部区域,“长年”则暗指自然界的生生不息。诗人通过这一比喻,将紫虚山的山水之美与自然界的生生不息相联系,表现出了一种永恒不变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向阳花木知春早,近水楼台得月先”,则是在赞美紫虚宫周边的美景。这两句诗中,诗人分别选取了向阳的花木和近水的楼台作为意象进行描绘。通过这两组意象的对比和衬托,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紫虚宫周边美景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紫虚宫的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