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春来十日晴,正宜扈驾历边城。
松篁不逐春风媚,花萼相辉昼日明。
双凤齐飞云锦丽,六鳌不动海波澄。
回朝正笏详敷奏,天下如今已太平。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以婉约、含蓄著称,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十日春来十日晴,正宜扈驾历边城。
- “十日春来十日晴”:春天来临已经有十天了,天气晴朗。
- “正宜”:正好适合。
- “扈驾”:跟随皇帝出游。
- “历边城”:游览边境之城。
- 松篁不逐春风媚,花萼相辉昼日明。
- “松篁不逐春风媚”:松树和竹子不会随着春风而变得娇媚。
- “花萼相辉”:花朵和花萼互相映衬,显得明亮。
- “昼日明”:白天阳光明媚。
- 双凤齐飞云锦丽,六鳌不动海波澄。
- “双凤齐飞”:两只凤凰一起飞翔。
- “云锦丽”:云朵如同美丽的锦缎。
- “六鳌不动”:六只巨鳌(神话中的海中动物)静止不动。
- “海波澄”:大海的波浪清澈。
- 回朝正笏详敷奏,天下如今已太平。
- “回朝正笏”:回到朝廷时拿着官帽。
- “详敷奏”:详细陈述事情。
- “天下如今已太平”:现在国家已经太平无事。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陪同皇帝游历边疆的情景,以及他对国家和平繁荣的美好祝愿。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作者对国家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