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须知仁义先,敢云卑末两能全。
侧身天地求无愧,托迹培塿莫有传。
拟易漫同扬子宅,怜贫安得范文田。
君王下赠琼瑶句,蓬壁生辉韵更绵。

【诗句解读】

臣子须知仁义先,敢云卑末两能全。

侧身天地求无愧,托迹培塿莫有传。

拟易漫同扬子宅,怜贫安得范文田。

君王下赠琼瑶句,蓬壁生辉韵更绵。

【翻译注释】

  1. 臣子须知仁义先,敢云卑末两能全。
  • “臣子”指的是忠诚的臣民或官员,“知仁义先”意味着首先要懂得和实践仁爱和道义。
  • “敢云卑末”表达了即使地位低下也不应放弃道德原则的勇气。
  • “两能全”表示既能保持个人的道德操守,又能尽忠职守。
  1. 侧身天地求无愧,托迹培塿莫有传。
  • “侧身天地”指的是以天地为师,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 “求无愧”强调追求的是内心的正直与道德上的无愧。
  • “托迹培塿”可能指隐居于自然之中,不追求名利。
  • “莫有传”则表达了不被世俗所影响,坚持自己的信念。
  1. 拟易漫同扬子宅,怜贫安得范文田。
  • “拟易”可能是对《周易》等经典著作的模仿或学习。
  • “扬子宅”中的“杨子”(即扬雄)是中国汉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此处可能指代学习或研究杨雄的思想。
  • “怜贫”表示同情贫困者。
  • “范文田”可能是一个典故,指代那些致力于扶贫济困的人或行为。
  1. 君王下赠琼瑶句,蓬壁生辉韵更绵。
  • “君王”指的是皇帝或君主,这里暗示了诗歌得到了皇帝的赞赏。
  • “下赠琼瑶句”意味着皇帝亲自赐予了赞美的词句。
  • “蓬壁生辉”形容诗歌的光辉照耀着简陋的墙壁。
  • “韵更绵”表明这诗的韵味悠长,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于道德和知识的尊崇,以及其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道德情操和对知识的追求。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世间纷繁复杂时,始终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坚定,同时也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展现出诗人崇高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