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微腥风自南,留人樯燕语呢喃。
几年馆下思归客,此日江头挂去帆。
蓬岳峰联云朵朵,霅川水急石潺潺。
高堂献寿称觞日,红藕花香袭苎衫。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词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如用词造句、句式特点、艺术手法等,并注意诗句的韵脚。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炼字能力的理解。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是“赏析”,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炼字。

“梅雨微腥风自南,留人樯燕语呢喃。”这两句是说,梅雨时节,江边空气里带着一丝腥味,阵阵南风拂面吹来。船上的燕子呢喃细语。

“几年馆下思归客,此日江头挂去帆。”这两句是说,在馆舍中已经过了好几年了,思念家乡的人啊,如今正站在江边准备扬帆远行。

“蓬岳峰联云朵朵,霅川水急石潺潺。”这两句是说,蓬山、岳山两座山峰相连,云雾缭绕,像朵朵云彩;霅川水流湍急,石头在水里发出潺潺的声音。

“高堂献寿称觞日,红藕花香袭苎衫。”这两句是说,当高堂上献上祝寿酒的时候,满屋飘散着红藕的清香,袭人衣襟。

【答案】

译文:

梅雨时节,江边空气中带着一丝腥气,阵阵南风拂面吹来。船头上的燕子在低语呢喃。

在馆舍中已经过了好几年了,思念家乡的人啊,如今正站在江头准备扬帆远行。

蓬山和岳山两峰相接,云雾缭绕;霅川水流湍急,石头在水里发出潺潺声。

高堂上献上了祝寿酒,满屋飘散着红藕的香气,袭人衣襟。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江南送别朋友的情景。第一二句写江南梅雨时节的景象。“梅雨”是江南春季常见的一种气候现象。“微腥”是说梅雨时节,空气中带有一股霉味,使人觉得有腥味。“风自南”,即风从南方刮来。这句是说,梅雨季节,江边空气里带有一种腥味,一阵风吹来,使那腥味更加浓重些。“留人樯燕语呢喃”,是说船上的燕子还在叫着唤着,好像它们还依恋着我一样。“樯”指桅杆,“燕语呢喃”是说燕子的叫声像呢喃细语。这是说,尽管我离开了故乡来到江南,但这里的燕子还是习惯地叫唤着。第三句说:“几年馆下思归客”。意思是说,我已经在馆舍中待了好几年了,思乡之情一直缠绕着我。“此日江头挂去帆”,是说,今日我在江头正准备扬起船帆回家。这里说“此日”是说今日正是扬帆之时。“江头”是指江岸,即江边。这两句是说,在馆舍中已经过了好几年了,思念家乡的人啊,今天正是扬帆远行的时候。第四句“蓬岳峰联云朵朵”,是说蓬山、岳山两座山峰相连,云雾缭绕,像是连成一片,像朵朵云彩。“霅川水急石潺潺”,是说霅川的流水湍急,石头在水里发出的哗哗声。这里说“霅川”是浙江东部的一条河名。这两句是说,在江边的篷帐中,放眼望去,远处的蓬山、岳山两座山峰相连,云雾缭绕。近处的霅川河水湍急,石头在水中发出潺潺的声音。这是描写眼前所见之景。第五六句写高堂上庆贺生日的情景。“高堂献寿称觞日”,是说高堂上举行庆祝生日的仪式,举杯向天祝福。“红藕花香袭苎衫”,是说满屋飘散着红藕的清香。红藕花是夏天开的花,它的颜色鲜艳夺目,气味浓郁扑鼻,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花卉。这两句是说,在高堂上献上祝寿酒的时候,满屋飘散着红藕的清香,袭人衣襟。

全诗写离别与重逢,写久离故土之人在异乡怀念故乡的情怀。前两句描绘江南梅雨季节景色,点明诗人离开故乡的时间和地点。第三第四句点出离别的原因和目的——饯别友人。最后两句则写饯别的场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