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迹林泉傲岁年,柴门三径竹娟娟。
樽开北海客时过,日向东窗人尚眠。
对月每怀犀玉表,因风忽坠锦云笺。
凤凰台下思归客,何日重回乳水边。

注释

  • 遁迹林泉傲岁年:隐退至山林中,远离尘世的喧嚣和岁月。
  • 柴门三径竹娟娟:门前三条小径旁的竹林茂密、清新。
  • 樽开北海客时过:在北海(今北京)饮酒畅饮。
  • 日向东窗人尚眠:太阳已升起,但屋内的人还未起床。
  • 对月每怀犀玉表:常对着月亮思念着珍贵的犀角玉表。
  • 因风忽坠锦云笺:因为风吹,突然落下了锦缎般的书信。
  • 凤凰台下思归客:在凤凰台(古代传说中的仙山)思念着归来的旅人。
  • 何日重回乳水边:不知何时能再次回到那清澈的乳水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寄情于自然与古物之作,通过描述一个隐士的生活和心境,展现了他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归乡的期盼。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深沉的情感色彩。

从诗的内容看,诗人选择了自然景观和珍贵物件作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柴门三径竹娟娟”、“日向东窗人尚眠”,这些画面都显得十分宁静而美好,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和悠然自得的态度。诗人在北海饮酒、对月怀思以及因风落笺的行为,更是增添了一种飘逸和洒脱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他内心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的“凤凰台下思归客”一句,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遥远的故乡。这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归家的期待,不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也揭示了他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通过这样的描写和抒发,读者不难发现诗人内心深处的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经历的珍惜之情。

《寄余舜卿和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既表达了隐逸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是一篇充满韵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