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文光贯斗牛,新安太守诧贤侯。
朱幡影动溪山晓,紫府清闻天地秋。
六邑苍生蒙化育,三年芹泮赖崇修。
明时暂袖调羹手,指日承恩拜冕旒。
【注释】
万丈:形容光芒照耀得非常远。
文光:这里指文采。
新安:郡名,在今安徽宣城。贤侯:好官。
朱幡:古代官府门前用朱色书写的旗子。影:倒影。溪山:指山川。
清闻:清香四溢。天地:这里指朝廷。
六邑:泛指六州。苍生:百姓。蒙化育:受到良好的教化和养育。芹泮:指乡试中举。赖崇修:依靠您的大力培养提拔。
调羹手:比喻执政者治理国家的能力。指日:不久之后。承恩:得到皇上的信任和重用。拜冕旒:登上帝王的宝座。冕旒,帝王所戴的冠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陈太守而作,赞颂了这位太守的政绩和才能。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陈太守的赞美之情。
首句“万丈文光贯斗牛”,以“万丈”来形容光芒的强烈程度,形象地描绘出陈太守的才华横溢和威仪凛然。“文光”指的是文章或学问的光芒,“斗牛”是二十八星宿中的两颗星,这里用来比喻陈太守的才德如北斗之星,照耀四方。
“新安太守诧贤侯”,描述了陈太守在新安(郡名)担任太守时的杰出表现。“新安”也是郡名,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境内。“贤侯”是对太守的尊称,意指陈太守是一位贤能的官员。
第三句“朱幡影动溪山晓”,描绘出清晨时,陈太守府前的旗帜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仿佛在山水之间舞动。这一句既展现了陈太守的风采,又烘托了新安地区的美丽景色。
第四句“紫府清闻天地秋”,则进一步强调了陈太守的才华和品德。“紫府”是指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陈太守的才学高深。“清闻”表示清香四溢,形容其德行高尚。“天地秋”则意味着陈太守的治理成果已经显现出来,得到了天地的认可和赞赏。
最后两句“六邑苍生蒙化育,三年芹泮赖崇修”,则是对陈太守政绩的赞誉之词。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新安郡的百姓们因为受到了良好的教化和养育而得以安居乐业;陈太守在任三年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让当地的学子们能够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这两句既体现了陈太守的政绩,也表达了作者对陈太守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陈太守的赞美之词,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以及对优秀官员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