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丹诏下徵贤,驿骑旋飞又着鞭。
壮志先凌鹏海外,骊歌叠唱鹤祠前。
声名振达云霄上,文彩光辉日月边。
鹓鹭齐班荣宠渥,罗衣新惹御炉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九重丹诏下徵贤,驿骑旋飞又着鞭。
  • “九重”指的是宫廷,这里表示皇帝下达了征用贤才的命令。”丹诏”是指皇帝的诏书,通常用于正式的通知,这里特指征用的诏书。”徵贤”表示招募人才。”驿骑”是指驿站上的马匹,用来传递信息或者运送人员。”旋飞又着鞭”描绘了使者迅速到达并开始执行任务的情景。
  1. 壮志先凌鹏海外,骊歌叠唱鹤祠前。
  • “鹏海”比喻高远的志向或目标,”鹏”是传说中的一种巨大鸟类,常用来比喻志向宏大的人。”凌”在这里有超越的意思。”骊歌”是一种古代的歌曲,这里可能指的是在鹤祠前举行的某种仪式或庆典。”叠唱”意味着连续不断地唱。
  1. 声名振达云霄上,文彩光辉日月边。
  • “声名”指的是名声和声望。”振达”意味着名声大噪,传播广泛。”云霄”是指天空中的最高点,这里比喻名声达到最高点。”文彩”是指文化和才华,”光辉”则形容这种才华光彩夺目。”日月边”意味着影响深远,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照耀着大地。
  1. 鹓鹭齐班荣宠渥,罗衣新惹御炉烟。
  • “鹓鹭”指的是鹓和鹭两种鸟类,常用来象征清正廉洁的官员。”齐班”意味着地位相同,这里指这些官员都受到皇帝的恩宠。”荣宠渥”意味着受到极高的荣耀和宠爱。”罗衣”可能指的是华丽的官服或衣服,”新惹御炉烟”暗示这件衣服刚刚被点燃过火,象征着皇帝的宠爱与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官员被皇帝征召的情景,展现了他的崇高地位、非凡才能以及得到皇帝特别宠爱的景象。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鹏海”和“骊歌”,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活力。此外,诗中的“声名振达云霄上”和“文彩光辉日月边”两句更是凸显了作者所描绘人物的卓越成就和影响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