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分岩下种,孤秀出丛林。
力饱冰霜健,根培雨露深。
坐怜方外友,持结岁寒心。
已共论三宿,临风更一吟。
孙公子养正求题松赠徵上人南游
谁分岩下种,孤秀出丛林。
力饱冰霜健,根培雨露深。
坐怜方外友,持结岁寒心。
已共论三宿,临风更一吟。
注释:
- 谁分岩下种,孤秀出丛林:这两句描绘了松树在岩石下面的生长环境,以及它独特的美丽和高洁的品格。
- 力饱冰霜健,根培雨露深:这两句描述了松树在严寒中生长,扎根于深厚肥沃的土壤中。
- 坐怜方外友,持结岁寒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喜爱之情,以及它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高洁品质。
- 已共论三宿,临风更一吟:这两句表示诗人已经与松树谈论了三次,每次临风吟唱,都能感受到松树的坚韧和高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赞美了它的坚强和高洁品质。诗人以“谁分岩下种”起兴,表达了对松树生长环境的好奇和赞美。接着用“力饱冰霜健,根培雨露深”描绘了松树在恶劣环境下依然顽强生长的情景,展现了它的坚韧和生命力。最后通过“坐怜方外友,持结岁寒心”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喜爱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质的追求。全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展现了其坚强和高洁的品质,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