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掀髯笑不梳,镜中霜到一茎初。
他乡转觉官无用,半世空惊病有馀。
闲处欲寻支遁语,老来思共阿咸居。
平安独喜南鸿便,一月常收两度书。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相关提示,对诗句进行赏析。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注意分析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并注意分析诗歌的意境特点。
“镜中偶见白须”,诗人在镜中看见自己雪白的胡须,这不禁勾起了他年华渐逝、人老珠黄的感叹。“晓起掀髯笑不梳”:清晨起床,看到镜中的自己雪白的胡须,不由得开怀大笑,连梳理头发都顾不上了。诗人的白发,是年迈的象征;诗人的白发长出了,也表明他老了。“镜中霜到一茎初”:镜中照出的白发,如霜一般洁白而冷艳,一根一根地生长着,仿佛是刚刚露出地面的嫩芽。“霜”在这里是比喻,形容人的白发如同霜一样洁白而冷艳,根根分明。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衰老。“他乡转觉官无用,半世空惊病有馀”:在异乡感到做官无用,大半辈子没有做成什么大事业,却白白地担忧自己的健康和寿命。“他乡”指远离家乡的地方。“官无用”即“无用”的“官”,“空惊”就是徒然自惊。诗人用反衬手法来表达他的忧思。
“闲处欲寻支遁语,老来思共阿咸居”:闲暇之余想要寻找支遁的言谈,年老之后想要与阿咸一起生活。“支遁”是东晋僧人慧远的弟子,也是一位著名的道学家;“支遁语”即支遁的思想,也就是道家思想,这里指的是支遁的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阿咸”是晋代文学家、史学家葛洪的小名,“阿咸居”即“与阿咸同住”,指与友人共同生活。诗人以两位高僧为榜样,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人生追求。“平安独喜南鸿便,一月常收两度书”:平安无事之时,我特别喜欢南边来的鸿雁,每月能收到几封书信。“南鸿”指南方飞来的鸿雁。诗人用鸿雁传书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清晨起床,看到镜中的自己雪白的胡须,不由得开怀大笑,连梳理头发都顾不上了;镜中照出的白发,如霜一般洁白而冷艳,根根分明。在异乡感到做官无用,大半辈子没有做成什么大事业,却白白地担忧自己的健康和寿命;闲暇之余想要寻找支遁的言谈,年老之后想要与阿咸一起生活。平安无事之时,我特别喜欢南边来的鸿雁,每月能收到几封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之作,写于作者晚年退隐后的闲适生活中。诗人以清雅淡泊的风格,抒写自己对名利看轻、对官场厌恶、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