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接庭闱语未阑,晓来南雁寄书还。
平安字抵千金价,晚节功成九仞山。
窃禄尚堪供薄养,远游何日奉尊颜。
遥知两弟称觞处,彩服应留一副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如下:
夜梦家君晓起得家书时家君已得请还乡
梦接庭闱语未阑,晓来南雁寄书还。
平安字抵千金价,晚节功成九仞山。
窃禄尚堪供薄养,远游何日奉尊颜。
遥知两弟称觞处,彩服应留一副闲。
注释与赏析:
- “夜梦家君”:指在夜晚做了一个关于家的梦,梦见家中的父亲或亲人。
- “晓起得家书”:早晨醒来收到了家里的书信。
- “时家君已得请还乡”:此时得知家中的亲人已经得到了回家乡的邀请。
- “梦接庭闱”:梦中的场景与现实生活中的家庭环境相连结。
- “语未阑”:梦境中的对话尚未结束。
- “晓来南雁寄书还”:清晨收到来自南方的鸿雁带来的书信。
- “平安字抵千金价”:希望家人平安的字样比金钱还要贵重。
- “晚节功成九仞山”:形容晚年的努力和成就如同攀登高山一样,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 “窃禄尚堪供薄养”:即使自己只是偶尔获得一些俸禄,也足够供养家庭。
- “远游何日奉尊颜”:何时能够回到远方,侍奉父母的尊颜?
- “遥知两弟称觞处”:通过想象知道兄弟二人即将举行的庆祝宴会。
- “彩服应留一副闲”:希望在庆典时,自己能穿着华丽的衣服,享受一番闲暇。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眷恋之情。通过梦境这一特殊的途径,诗人表达了他对家族亲情的重视,以及对家人平安的深切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家庭和亲人的关爱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如南雁、九仞山)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意境美。最后一句“遥知两弟称觞处”,则巧妙地将个人的愿望融入了家族的喜庆之中,体现了诗人对家族团聚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