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奎星光烛天,诸生云拥戟门前。
闲阶露下听更坐,别院人稀借榻眠。
灯乱衣冠松外转,风清丝竹殿中传。
西湖故老今何许,分鬯叨陪记往年。

【译文】

八月一日丁祀夜作,有怀彭文宪公

半夜奎星照亮天空,众多学子如云拥簇门庭。

闲坐台阶听更漏,别院人稀借榻入眠。

灯影乱摇衣冠松外转,风声清亮丝竹殿中传。

西湖故老今何许,分别斟酒陪记往年。

【注释】

丁祀:即冬至日祭祀。丁,通“钉”,古代计时单位。

奎星光烛天:奎星,二十八宿之一,主文章。光烛天,照耀天空。

诸生:众学生。

云拥戟门前:形容学生众多,像护卫兵器一样环绕在门庭。

闲阶:空闲的台阶。

听更:听报更次,旧时夜间定时报时。

别院:指自己住所以外的庭院。

分鬯:古代祭祀天地时,由主持者将郁金香(一种香料)和稷(一种谷物),用郁金香为盛放稷的器具。

叨陪:受宠辱之词,意谓承蒙恩宠。

西湖:杭州名胜西湖。

西湖故老:指过去在西湖任官的人。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丁祀夜宴时。诗人在宴会上思念同窗好友彭文宪公。首联写诗人夜宴时的景象。“半夜奎星光烛天”,以“光烛”喻指奎星明亮耀眼;“诸生云拥戟门前”,以“云拥”喻众学子云集;“奎星”与下文中的“松外转”“风清丝竹殿中传”,“衣襟”等词语,都暗示了诗人当时的身份。颔联写诗人夜宴时的情景。“闲阶”是说闲着无事,“露下”是说时间已深,“听更”是说听到更声不断。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夜晚图景。颈联写诗人夜宴时的所见所感。“灯乱衣冠松外转”,是说灯光摇曳映照着衣襟;“风清丝竹殿中传”,则是说清风拂过耳畔,悠扬的乐曲随风传出。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尾联写诗人夜宴时的感想。“西湖故老今何许”,是说如今那些昔日在西湖任职的老人都已不在人世;“分鬯叨陪记往年”,则是说自己有幸受到主人的款待,得以回忆往昔的欢乐时光。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表达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