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乌声与柝声兼,阁道频将斗柄瞻。
郊墠礼神春奠玉,斋宫清跸夜传签。
月中晓色惊先白,雪后寒威觉倍严。
三日清斋无一事,水沉时向竹炉添。
这首诗是谢鸣治侍讲(宫廷中的高级官员,负责皇帝的顾问与教育)时所作,其内容和韵脚都符合当时的规范。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以及注释:
- 井乌声与柝声兼(井边乌鸦叫声和报更的梆子声同时响起)
- 关键词解释:”井”指皇宫内的井,”乌声”指的是乌鸦的叫声;”柝声”指的是报时的更声,通常为三更时分敲击以报时辰的声音。
- 赏析:这句描绘了深夜里,皇宫内报时与自然界的声音相互交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庄严的氛围。
- 阁道频将斗柄瞻(频繁地抬头望向北斗七星的方向)
- 关键词解释:”阁道”指宫廷内的高架通道;”斗柄”指的是北斗七星中的勺柄,古人常将其与时辰联系起来。
-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的珍视,以及对古代天文历法的尊崇,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时间的敬畏之情。
- 郊墠礼神春奠玉(在郊外祭坛上向神灵献上玉器)
- 关键词解释:”郊墠”指古代帝王在郊外举行祭祀的场所;”玉器”指的是用于祭祀的玉制礼品。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参与国家重要仪式的场景,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规模与重要性。
- 斋宫清跸夜传签(宫中清静肃穆,夜晚传达圣旨)
- 关键词解释:”斋宫”指的是进行重大祭祀或典礼时的宫殿;”清跸”是指夜间戒严,禁止喧哗,保持清净;”传签”则是指传递圣旨或命令。
- 赏析:这句展现了宫廷中严谨的礼仪和秩序,反映了古代君主对国家大事的高度重视。
- 月中晓色惊先白(月光中清晨的霜花显得格外明亮)
- 关键词解释:”晓色”指的是天刚亮时的景色;”月中”指的是月光照射的地方;”霜花”指的是霜降后形成的白色结晶。
- 赏析:这句描绘了清晨时分的自然美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悟。
- 雪后寒威觉倍严(雪花纷飞之后,寒冷的感觉变得更加强烈)
- 关键词解释:”雪后”指的是下雪之后的景象;”寒威”指的是寒冷的气息;”倍严”表示程度加倍,更加严峻。
- 赏析:这句描绘了冬季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感慨以及自然界严酷的一面。
- 三日清斋无一事(三天的清净斋戒中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 关键词解释:”三日”指的是连续三天的时间;”清斋”指的是斋戒期间的简朴生活;”无事”则是指没有其他杂事打扰。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斋戒期间的生活状态,强调了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远离尘世纷扰的专注。
- 水沉时向竹炉添(当水沉淀下来,就添加一些竹叶在竹制的火炉里)
- 关键词解释:”水沉”指的是在水中沉淀的物质,这里指代茶叶;”添”表示添加;”竹炉”指的是竹子做的火炉。
- 赏析:这句描绘了品茶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体验。
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和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于自然、时间、礼节和修行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