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根流出暖汤汤,暗处斜分到石堂。
千里风尘消半霎,一团和气霭中央。
何年混沌初开窍,此地温柔别是乡。
浴罢不知将夜半,老僧频换佛前香。
注释:
山根流出暖汤汤,暗处斜分到石堂。
千里风尘消半霎,一团和气霭中央。
何年混沌初开窍,此地温柔别是乡。
浴罢不知将夜半,老僧频换佛前香。
译文:
山根流出的温泉,温暖地流淌着,在暗处又分流到了石堂。
千里风尘消散了一半,这里充满了和谐之气。
不知何时,天地初开时就有了这样的温泉,这是多么温柔的地方啊!
洗澡后不知道时间已经是深夜,老和尚频繁地更换佛前的香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和州香淋寺温泉的美景。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温泉描绘得如诗如画,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温泉的魅力。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述,展现了温泉的神奇之处。
首联“山根流出暖汤汤,暗处斜分到石堂。”描绘出了温泉的源头和流向,给人一种神秘而诱人的感觉。这里的“暗处斜分”和“一团和气霭中央”等词语,既形象地描绘了温泉的形态,又传达出了温泉所散发出的气息。
颔联“千里风尘消半霎,一团和气霭中央。”进一步渲染了温泉的氛围。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风尘中的人们引入到温泉中,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同时,“一团和气”也表达了温泉给人带来的舒适感和愉悦感。
颈联“何年混沌初开窍,此地温柔别是乡。”则转向对历史和地域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时间的追问,表达了对温泉所在之地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温柔别是乡”这一表达也体现了温泉的独特魅力。
尾联“浴罢不知将夜半,老僧频换佛前香。”则是对诗人体验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温泉中的放松和享受,以及对老和尚换香的观察,进一步展现了温泉的吸引力和影响。
整首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通过对温泉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和文化之魅。同时,诗人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写,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