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壑分明自一寰,酿泉声出两峰间。
百年纸上看陈迹,寸日忙中负此山。
到处僧为风月主,生来谁似水云闲。
逃名更笑庄周懒,半世方成一往还。
【注释】琅琊:古山名,在今江苏。游典术:游览典术山。魏延:三国时魏国将领。追及诵:即“诵及追”。吾:作者自称。同年:指与作者同榜的进士。庄孔阳:即庄周、孔丘,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司:官名。副:副长官。四十年:四十年了。一到:即“一至”。方伯:官名,古代地方行政长官。谢病:推辞官职。去滁:离开滁州。江浦:古地名,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尚:尚且。半世:三十年前。一往还:意谓一生只往来一次,即来而不往。
【赏析】这首诗是元代著名诗人王冕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了琅琊山上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表达了他对山水之美、人生之短暂以及友情之珍贵的深深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堪称佳作。
首句“望琅琊诸山不及游”,诗人站在琅琊山巅,眺望远方,感叹自己未能亲自游览这些美景。这里,诗人用“不及游”表达了他对美景的向往之情,也暗示了他内心的遗憾和失落。接着,诗人转向历史长河,回忆与友人一同游览的情景。“百年纸上看陈迹”,意味着他们曾经共同经历了许多往事,但如今只能通过文字来回忆那些陈年的往事。而“寸日忙中负此山”,则表达了诗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所错过的美好时光,以及对自然的眷恋之情。
颔联“到处僧为风月主,生来谁似水云闲”,进一步描绘了琅琊山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氛围。诗人认为,在山中寺庙中,僧人往往成为风景的主人,享受着风花雪月之乐;而那些生来就喜欢清闲自在的人,却很难找到。这句诗既赞美了琅琊山的自然之美,又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
颈联“逃名更笑庄周懒,半世方成一往还”,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人生哲学的总结。他认为自己一生都在追求名利,但却常常感到迷茫和疲惫。相比之下,庄周虽然曾逃避功名利禄,但却能够逍遥自在。因此,诗人嘲笑自己不如庄周那样洒脱,而只是半生都在追逐名利之间徘徊。这两句诗既体现了他对名利的不屑一顾,又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半世方成一往还”,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他希望自己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真正地与朋友共度时光,不再错过任何美好的瞬间。这里的“一往还”寓意着一生只往来一次,即来而不往。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以琅琊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之美、历史文化遗迹以及诗人的人生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境界。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