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思归今始归,故人乔木尚依依。
庭闱喜极翻成泣,手足情深事已非。
良夜却虚姜氏被,半生长负老莱衣。
愁来便欲求终养,恩诏丁宁未敢违。
【注释】
至家:到家。终养:古代孝子因年老多病不能奉养父母,当其终年时,须有近亲侍奉,以终其天年。丁宁:再三嘱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里后的自叙诗作。首联写自己久客他乡思念家乡的心情,中间三联写自己对家乡的深情,最后两句写自己渴望得到皇帝的恩诏,以终养双亲的愿望,但因“恩诏丁宁”而不敢违背,只能强作顺从的样子。全诗语言质朴平易,情真意切,读来感人肺腑。
首联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终日思归今始归”,意思是说:“我整日思念回家,今天终于回来了”。诗人长期在外飘泊,思念家乡之情,溢于言表;“故人乔木尚依依”,则进一步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乔木即高大挺拔的树木,这里借指故乡的亲人。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此为虚写,渲染了一种浓重的感情氛围。
颔联紧承上句而来,写诗人回到家乡后的情景。“庭闱喜极翻成泣”,意思是说:“家中长辈欣喜若狂,结果反而哭起来了”,这是实写;“手足情深事已非”,则是诗人想象中的情形:由于自己年岁已高,手足之情深厚,但所侍奉的故人也早已去世了。这一句既写出了故人对诗人的深情厚谊以及诗人的感念之殷,又写出了自己年老体衰的无奈和悲哀。
颈联是诗人想象中的情景,也是诗人感情的高潮所在:良夜虚设姜氏被,半生负却老莱衣。良夜虚设是指诗人想趁夜晚好好侍候老人,可家中长辈已是白发苍苍,不可能再像年轻时那样陪伴自己了;老莱衣则是传说中老莱子为避祸隐居山林,不食五谷,穿鹿皮衣而得名。这两句诗表面上看似描写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悲苦和无奈,表达了自己对长者尽孝道的责任和愿望。
末联是全篇的总结。“愁来便欲求终养”,意思是说:“一旦心情忧郁起来,就想请求得到皇帝的恩诏,好让我能够侍奉双亲到死”。然而,“恩诏丁宁未敢违”,意思是说:“皇帝恩诏再三吩咐,我怎敢违背呢?只好装出一副恭顺的样子,内心其实是十分矛盾和痛苦的。”这两句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又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真实写照,充分地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与痛苦。
诗人以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真实地描绘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情的珍视;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这种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使得本诗成为一首流传千古的优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