僣侯东下势难支,出处如公最有辞。
忍见松楸污贼手,径提戈甲济王师。
两朝勋德收前史,一郡蒸尝奉古祠。
再拜遗容风动幕,凛然犹是起兵时。
诗句释义:
- “拜先世祖陈将军忠壮公庙于篁墩” -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已故祖先的敬意,以及为了纪念他们而进行的敬拜仪式。”篁墩”是地名,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用于举行这种祭祀活动。
- “僣侯东下势难支,出处如公最有辞” - 这里提到的“僭侯”可能是指不恰当的君主身份,而“如公”可能是在说如果按照常规行事,会有充足的理由来反对这样的行为。这表达了一种政治上的批评或讽刺,暗示了某种权力滥用或篡位的行为。
- “忍见松楸污贼手,径提戈甲济王师” - “松楸”指的是墓地,“寇手”意味着被敌人玷污,而“戈甲”指的是武器。这表达了对那些破坏和平与秩序的人的愤怒,他们甚至不惜玷污祖先的墓地,并使用武力干涉国家事务(王师)。
- “两朝勋德收前史,一郡蒸尝奉古祠” - 这句话强调了祖先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这些成就被记录在历史上,并受到了地方社区的尊重和纪念。
- “再拜遗容风动幕,凛然犹是起兵时” - 这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尊敬。“遗容”指的是逝去的人的面容或遗像,“风动幕”形容哀悼时的场景,“凛然”则形容逝者威严、令人敬畏的样子。这表达了作者对于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尊敬之情。
译文:
在篁墩拜祭我们祖先陈将军忠壮公的庙宇。
僭越诸侯的地位难以支撑,如同你这样有道义的人最有理由拒绝。
不能忍受看到我们的先人被敌人玷污,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援助王师。
两朝的功勋和美德记载在前史里,一郡的人共同供奉着古老的祠堂。
再次致敬先人的遗容,仿佛还能见到他当年起兵时的威风凛凛。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一幅祭祀的场景,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和对其英勇事迹的缅怀。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先祖比作有道义的人,表达了对他们的尊重和敬仰。同时,诗人也通过描写敌人的玷污和援助王师的行动,展现了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坚守和捍卫。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