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发朱颜笑语温,隐君遥在水云村。
诸生久立尚书馆,一子新开御史门。
丹灶药垆堪逸老,锦衣乌帽待承恩。
传经谁复倪宽在,借榻无因听一论。
【注释】
①节庵倪先生:指倪元璐。倪元璐(1593-1641),字玉铉,号潜斋,浙江上虞人。明朝著名大臣、学者。明熹宗天启四年进士,历任兵部主事、吏部考功司郎中等职。崇祯初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因弹劾魏忠贤,被排挤出京。清军南下时投水殉国。有《倪文贞集》。
②经学教于乡既成其子:倪元璐在家乡教授经书,使儿子倪进贤中进士。
③进士:明清科举考试第一级,分三甲,一甲第一名曰状元,二甲若干名曰榜眼、探花,三甲若干名曰进士及第。
④为御史:指出任御史台的职务。
⑤淑乡之人:即乡人。
⑥德兴孙司马之塾:德兴县孙司马家学堂。
⑦最久:最长久。
⑧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
⑨望先生之庐:眺望先生家的房屋。
⑩尚远:还很远。
⑪漫成一律:随意写成一首七律诗。
⑫鹤发朱颜笑语温:形容老人的头发白,但面色红润,笑容和蔼可亲。
⑬隐君遥在水云村:意思是倪先生隐居在水云村。
⑭诸生:指读书人。
⑮尚书馆:古代官职名称。
⑯丹灶:道士炼丹的地方。药垆:制药的炉子。
⑰锦衣乌帽:官服,黑色官帽。
⑱传经谁复倪宽在:指再没有人比倪宽更擅长传授经典了。倪宽是汉朝人,博学多才,曾任丞相,封侯,以清廉闻名。
⑲借榻无因听一论:没有机会听他讲一次课。“借庐”指请他来讲解经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婺源期间,偶遇倪元璐时写下的。诗人先描写了倪元璐在家乡教授经书,使儿子中进士的情景,接着表达了对倪元璐的仰慕之情;然后描绘了倪元璐隐居于山水之间的景象;最后抒发了无法见到倪元璐的遗憾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人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