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一念格穹苍,蓦地阴云起兑方。
檐溜即看浑似注,市尘那得更如狂。
遥知陇麦回新绿,细觉宫槐缀嫩黄。
明日趋朝同拜贺,颂声应喜动岩廊。

【注释】

九重:指朝廷,天子所在之处。一念:一念之间。格穹苍:意即“格天”,指对上通达。兑方:卦名,兑为泽,兑方为泽方,象征喜悦。檐溜:屋檐流下来的水。浑似注:形容水流迅速。市尘:街市上的尘土。那得更如狂:形容尘土飞得很高。陇麦:陇山之麦(今陕西、甘肃一带的小麦)。回新绿:返青,泛指生长、复苏。宫槐:宫殿前的槐树,又称御槐。缀嫩黄:嫩叶呈黄色。明趋:明日朝拜。岩廊:岩石间的长廊。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时作者任监察御史里行。诗人在赴任途中遇雨,于是与汪伯谐、刘希贤、吴原博同寅联句以寄兴。诗中赞美了甘霖滋润下万物生长的喜悦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运中兴的美好祝愿。

首联写喜闻甘霖降临的喜悦。“九重”句,点题。“一念”句,承上启下,表明这雨是上天恩赐,非人力所能为。“蓦地”两字,极言时间之短,雨来得快,也说明其势之大。“阴云”句,描绘雨前天气变化,暗示即将到来的喜悦。“檐溜”句写雨声,声音清脆如同泉瀑。“市尘”句写雨后景象,尘土被冲刷得干干净净,显得格外清晰明亮。“遥知”句,想象雨后的陇山之麦将返青,生机盎然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细觉”句,写雨后宫殿前的槐树,嫩叶呈黄色,显得更加娇嫩可爱。“明趋”两句,诗人想象明天早晨与同僚一同朝拜的情景,心情愉悦无比。“颂声”一句,表达出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期待,希望颂声动天地,让整个国家都为之振奋。这首诗以简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雨水滋润大地的景象和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深深关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