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奉新恩旧所无,奎星光采映南图。
暂分晓日鹓行侣,未觉春风雁影孤。
江左诗盟添社友,关西经学盛门徒。
不须对酒增离思,天遣才名重两都。

【注释】

新恩:新的恩泽。旧所无:过去没有过的。

奎星:指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南图:即指南方的地图,这里比喻南方的政治形势。

鹓行侣:鹓(yuān)鸟是古代传说中一种高洁的鸟,它们排成一行飞向远方,这里借代为朝廷中的大臣。

江左:长江以东地区,指金陵(今南京)。

诗盟:诗人间的盟约。社友:同社的朋友,这里指文人雅士。

经学:儒家经典学问。

对酒增离思:饮酒时增添离别的忧愁。

天遣才名重两都:上天让杨维立才名在南北两京都城都受到重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他的门生杨维立赴南京任侍读而作。全诗四联,第一、二两句写新恩和江南形势;第三、四句写自己暂分晓日僚友未觉春风孤雁;末联抒发诗人的惜别之情。

首联写皇帝特颁新恩。“旧所无”三字,表明此恩非同一般,是皇帝的特别恩典,以前未曾有过。“新”与“旧”相对应,突出了新恩的特殊性。“奎星光采映南图”一句,用奎星来象征皇帝的光辉形象。奎星,又称魁星、文曲星,主文章科举。它的光芒照到了南方的地图上,暗示着皇帝给南方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这里的“南图”指的是南京。整句的意思是,皇帝的新恩就像奎星的光芒一样照耀着南方,使南方焕发出新的生机。“暂分晓日”四字,既写出了杨维立暂时离开朝廷的情况,也表现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和责任感。“未觉春风雁影孤”,这一句是对杨维立的鼓励和安慰。春风象征着温暖和希望,而孤雁则表示孤独和无助。诗人认为,尽管杨维立暂时离开了朝廷,但他仍然会像大雁一样坚定地飞翔在广阔的天空中,不畏惧任何困难和挑战。

颔联写杨维立暂时离开朝廷后的处境。“江左诗盟添社友”一句,借用了晋宋间谢灵运、鲍照、颜延之等人结社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杨维立的关心和祝福。江左,泛指江东地区,即今天的江苏和浙江一带。这里指的是南京附近的区域。诗人认为,杨维立能够成为南京诗社的成员,将有助于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关西经学盛门徒”,则是指杨维立在西北地区有着众多的弟子和朋友。诗人认为,杨维立在西北地区的影响力和声誉将会日益增长,他的门徒也会越来越多。

颈联继续描绘杨维立在南京任职期间的情景。“不须对酒增离思”,是说杨维立在任职期间不需要过多地饮酒来增加离别的忧愁。这里的“对酒”可以理解为饮酒,也可以理解为面对酒席或宴会。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杨维立的鼓励和支持。他认为,杨维立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挑战,而不是沉溺于离别的情绪之中。“天遣才名重两都”,则是诗人对杨维立未来发展的期待和祝愿。他相信,杨维立的才华和名声会在南北两京都城都得到重视和发展。这里的“两都”指的是北京、南京两个首都。

尾联是诗人对杨维立的个人情感表达。“才名重两都”一句,强调了杨维立的才华和名声在南北两京都城的显著地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杨维立的赞美和钦佩之情。“不须”二字,传达了诗人对杨维立的关心和牵挂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杨维立的自信和信任之意。诗人相信,杨维立能够在南北两京都城都取得更大的成就和荣誉。

本诗通过对皇帝新恩的描写、对南京形势的分析以及对自己暂分晓日僚友的描绘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杨维立的鼓励和祝福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抒发了自己对南京这个历史名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