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竹恩荣久见分,中州人物重相闻。
弦歌夜课黉宫士,饷馈秋供紫塞军。
公暇拟纡防寇策,兴来时草劝农文。
他年屈指云中守,卓异功名定数君。
【注释】
- 左竹恩荣久见分:指张守因战功被封为云中郡太守,而左竹恩荣是指朝廷的恩典。
- 中州人物重相闻:中州指的是中原地区,人物则指的是张守。
- 弦歌夜课黉宫士:弦歌是古时学官教习音乐和射箭,夜课则是夜晚在学府内教授学子。
- 饷馈秋供紫塞军:饷馈是给军中士兵提供食物,秋供则可能是秋天时向边疆的士兵供应粮食。
- 防寇策:防御边境敌人入侵的策略。
- 兴来时草劝农文:兴致来了的时候,会写下一篇关于农业发展的论文。
- 卓异功名定数君:卓异就是卓越、超群,功名则是指成就与名声,定数是指命中注定,你将成为名垂青史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友谊和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左竹恩荣久见分”,意思是说张守因为战功被封为云中郡太守,而作者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张守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第二句”中州人物重相闻”,表示张守在中原地区的名声和声望已经很高了。这里的”中州”指的是中原地区,”人物”则是指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张守的赞赏和敬仰之情。
第三句”弦歌夜课黉宫士”,描述的是学宫里晚上教授音乐和射箭的场景。这里的”弦歌”指的是音乐和诗歌,”夜课”则是在夜晚教授学习。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张守教育工作的赞赏和尊敬之情。
第四句”饷馈秋供紫塞军”,描述的是秋天时向边疆的士兵供应食物的场景。这里的”饷馈”指的是供给食物,”秋供”则是秋天时的供给。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张守的关心和支持之情。
第五句”公暇拟纡防寇策”,是在闲暇之余,张守会思考如何防御边疆的敌人。这里的”公暇”指的是闲暇之时,”防寇策”则是指防御敌人的策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张守的期待和信任之情。
第六句”兴来时草劝农文”,表示当张守心情愉快时,他会写一些关于农业发展的论文。这里的”兴来”指的是心情愉快的时刻,”劝农文”则是关于农业的文章。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张守的才华和学识的赞赏之情。
最后一句”他年屈指云中守,卓异功名定数君”,表示将来有一天,张守会成为云中郡的太守,并且会取得卓越的成就和名声。这里的”屈指”指的是期待未来的到来,”卓异功名”则是杰出和出众的成就和名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张守未来的祝愿和期待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和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