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河下夜停船,早向瀛东扫墓田。
久客渐惊时序改,何人能了宦情牵。
白云渺渺垂天末,黄叶萧萧堕马前。
人与归鸦心共远,高城犹在夕阳边。
【解析】
题干要求对诗歌逐句进行释义,并加上注释和赏析。
“新桥河下夜停船,早向瀛东扫墓田。”“新桥”,即新桥驿。新安江流经歙县境,在县城东南建有新桥驿;“夜停船”是说夜晚停泊在新桥驿的船上。“瀛东”,指今安徽黄山境内的祁门县,为徽州府的东大门,因在徽州府治(黟县)东面,故称东大门,又称东关,或东门。“扫墓田”指在祁门县一带扫墓祭先人。
“久客渐惊时序改,何人能了宦情牵。”诗人久居他乡,渐渐感到时序已改,不禁感慨万千。《登科后》一诗中曾写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此处的“江陵”指京城长安,“一日还”是诗人自比,暗指仕途得意。而如今却久客在外,时序变迁,宦途艰难,怎不令人感慨?“何人”指自己。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久居他乡,渐渐觉得时序已变,不知还有谁能像我一样,在宦海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白云渺渺垂天末,黄叶萧萧堕马前。”“白云”指飘荡不定的游子之思。《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诗人用“白云”形容飘泊无定,思念家乡之情如白云一般无边无际。“黄叶萧萧堕马前”意思是:落叶萧萧地落下,落在行人骑乘的马上。“马前”指诗人所乘之马。这里用黄叶来比喻自己的身世飘零、前途未卜。
“人与归鸦心共远,高城犹在夕阳边。”“人与”指作者自己和其他人。“归鸦”即乌鸦,《楚辞·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诗人在这里以归鸦自喻,表达自己漂泊在外的孤独和辛酸。“高城犹在夕阳边”意谓高高的城楼依然巍峨矗立于夕阳之下,诗人用“仍”字表明尽管自己身处异地,但高高的城楼仍在夕照之中,暗示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仍怀有希望和信心。《史记·伍子胥列传》:“平王封之于申,故号曰申胥。”伍子胥在申地筑起一座城,后人称之为“申城”。
【答案】
新桥河下夜停船,早向瀛东扫墓田。
久客渐惊时序改,何人能了宦情牵。
白云渺渺垂天末,黄叶萧萧堕马前。
人与归鸦心共远,高城犹在夕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