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壑重重石径危,出城车从杳难追。
拥貂徙倚惟公便,立马推敲每自嗤。
冰涧水声疑尔汝,夕阳人影认伊谁。
望中已觉神宫近,矮屋朱樊后土祠。
【解析】
本诗是诗人赴任途中所作,写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89)。“追”字是全诗的关键。追的是何人?追的是什么?追的结果如何?作者追了又追,但始终无法追上。诗人在《次答李端》中曾说“道中追廷言司业不及”,这里“不及”就是追不上,也就是“不及”的反义词,即追上了。
【答案】
①云壑重重石径危,出城车从杳难追。②拥貂徙倚惟公便,立马推敲每自嗤。③冰涧水声疑尔汝,夕阳人影认伊谁。④望中已觉神宫近,矮屋朱樊后土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赴任途中所写。首句“云壑重重石径危”是说山峦叠嶂,道路险峻,诗人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行进着。第二句“出城车从杳难追”是说出了城后,车马渐渐远去,再也追不上了。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诗人在《次答李端》中曾说“道路多岐无与归”,而此处则说“出城车从杳难追”,可见追的不是他,而是别人。第三句“拥貂徙倚惟公便”,“拥貂”是官服,诗人身居要职,自然风光美,景色宜人,但他却只能“徙倚”而不能“立马”赏景,原因是因为“公便”。“徙倚”是徘徊的意思,“立马”是骑马的意思,诗人在这里用“徙倚”来表示自己不能“立马”赏景,是因为“公便”。第四句“立马推敲每自嗤”意思是说,“我”骑马时还嫌走得太慢、太累,于是不停地“推敲”起来,以致感到可笑。这是说,“我”虽然身居高位,但内心却并不快乐,反而觉得很累赘。第五、六两句“冰涧水声疑尔汝,夕阳人影认伊谁”,是描写景物。“冰涧”是清澈的涧水,“水声”是水流动的声音。涧水清澈见底,发出阵阵清脆的水声,仿佛在和“我”窃窃私语,似乎在问“你是谁?”“人影”则是夕阳的倒影。“伊”“尔”都是代词,指代自己。“夕阳人影”是指诗人自己的影子。“伊”也是代词,指代诗人自己。诗人在黄昏的暮光中看到自己的身影,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已觉神宫近,矮屋朱樊后土祠。”诗人此时已经感到自己的官邸离皇宫不远了,而且他的住宅旁边还有一座小庙宇——后土祠,那是供奉土地神的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