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晓日动鸣珂,渐觉东风转玉河。
佐郡正当湖北路,离筵遥和郢中歌。
十年自守春秋学,千里谁优政事科。
老我临岐重回首,眼前朋旧已无多。

【注释】:

  1. 都门:京城。晓日:指清晨的太阳。鸣珂:古代用玉制的马嚼子,这里指佩玉。
  2. 佐郡:辅佐郡守。郢中歌:郢(yǐng)中为楚国古都,此处代指家乡。
  3. 春秋学:春秋经学,泛指经学。
  4. 政事科:科举考试科目之一。
  5. 老我临岐:作者自指已年老而作官无成。临歧:指送别友人时在岔口分手,即“长亭”。
  6. 朋旧: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汪大渊赴永州通判的赠别诗。全诗四句,每句五言,前两句写送别的场景和环境;后两句抒情言志,抒发了作者自己对仕途坎坷、人生易逝的感慨。
    首句开门见山,点出送别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都门”是京城,“晓日”是清晨的太阳,“动鸣珂”是说佩玉叮当作响,这是当时官员上朝时佩带的一种装饰品。“动”字生动地描绘出朝廷上那种严肃而又热闹的气氛。
    第二句写景,东风渐起,春意盎然,河面上的冰开始融化,水波荡漾。“转玉河”三字形象地描绘出江流的动态美。
    第三句点明地点,交代汪大渊要去湖北路上任,这两句既写出了当时的交通状况,也表明了汪大渊将要赴任的地方。
    第四句直接抒情,抒发了诗人对自己仕途的感慨。十年来一直潜心于经学的学习和研究,然而却没有什么作为,现在要远去千里之外做官,心中不禁有些忧虑。
    第五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追求。千里迢迢地来到京城参加公务员考试,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第六句再次抒情,感叹人生易逝,朋友难聚。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要面对现实,重新回到这个繁忙的官场上去。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过去与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以及对他们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表示担忧。
    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忧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最后一句“眼前朋旧已无多”,既是对自己现状的反思,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简练含蓄,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