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徵还棘寺居,到时应及早春馀。
底须九命论升黜,再发三章究惨舒。
健鹘临风宁偃仰,老松经雪更扶疏。
野人正尔思刑措,千载曾叨奉属车。
诗句解释:
- 一日征还棘寺居,到时应及早春馀。 —— 这句诗意味着诗人被召回时,时间已经是初春时节。”征还”表示被召回或征召,”棘寺”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机构。”到时”表明诗人即将返回的那一天,”早春馀”则描绘了春天刚刚过去不久的景象,暗示诗人对即将离开的时间感到不舍。
- 底须九命论升黜,再发三章究惨舒。 —— “底须”可能是“何需”或“何必”的意思,”九命”指极高的官位,”论升黜”是指议论官员的升迁和贬谪,”再发三章”可能指的是再次发布三份文件或意见。”究惨舒”则是探究痛苦和宽慰的意思。整体上,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讨论中升黜问题的看法,认为没有必要频繁地讨论这些问题。
- 健鹘临风宁偃仰,老松经雪更扶疏。 —— 这里的”健鹘”可能指的是一种凶猛的鸟,而“迎风”则形容它在风中的飞翔姿态。”老松经雪更扶疏”形容的是一棵古老的松树在大雪中依然挺拔。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年轻和年老的事物,传达出坚韧不屈的精神。
- 野人正尔思刑措,千载曾叨奉属车。 —— 这里的”野人”可能指的是一位隐居的人,”刑措”可能指的是法律制度的完善或者社会安定。”曾叨奉属车”中的”叨”是谦词,”属车”是一种古代的车,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帝的御用车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秩序和法律完善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政治的某些不满。
译文:
一日被召回,回到棘寺时已至早春。
为何需要多次讨论九命之论,何时能彻底解决升黜之痛。
健壮的鹘鸟迎风飞翔,不会因风向而改变;
苍劲的老松经受雪压,更显枝节交错。
隐居之人常思念法纪的严明,千年前曾有幸侍奉过皇上的车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抒发情感、表达抱负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棘寺的生活经历,以及与外界的交流往来,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生活的看法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自然的观察和感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坚韧不屈、不畏困难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