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瞰我碧玲珑,舁去潜随五夜风。
石发尚馀粘瓮口,云根无复寄墙东。
爱山正尔清非盗,抚景何妨色是空。
王屋太行今在否,欲题新札问愚公。
注释: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二年(1087)九月写的。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住在黄州东门外的东坡亭子附近,有客赠送给他一块奇石,放在庭院里的盆池里,他非常喜欢它,有一天突然被人偷走了。他怅然若失,于是写了这首诗来安慰自己。
何人瞰我碧玲珑?
“瞰”是俯视的意思,“碧玲珑”形容石色青翠,晶莹剔透。
舁去潜随五夜风。
“舁”是抬的意思,“五夜风”是指夜晚的凉风。
石发尚馀粘瓮口,
“粘”是粘附的意思,“瓮口”指的是陶罐的口沿。
云根无复寄墙东。
云根指石头上的苔藓或泥土,“无复”表示再也没有了。
爱山正尔清非盗,
“清”是清新的意思,“盗”是指偷窃的行为。
抚景何妨色是空。
“抚景”是抚摸景物的意思,“色是空”表示景物都是虚幻的。
王屋太行今在否?
“王屋”和“太行”都是古代中国的地名。
欲题新札问愚公。
“新札”是指新写的字条,“愚公”是指传说中的愚公移山的故事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