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棹寻源到薜萝,任催斜日下林柯。
游人不减吴庄盛,题字还疑宋刻多。
万树野红真绚画,一泓寒渌未盈科。
石床他日如堪借,来听松风和醉歌。
上巳日,秦廷韶方伯与施彦清、盛舜臣在惠山相迎。
倚棹寻源到薜萝,任催斜日下林柯。
游人不减吴庄盛,题字还疑宋刻多。
万树野红真绚画,一泓寒渌未盈科。
石床他日如堪借,来听松风和醉歌。
注释:
上巳日,古代农历三月初三为上巳节,这天天气晴朗。秦廷韶(即张廷玉),字衡臣,号南江,明末清初学者、诗人。施彦清,名不详。盛舜臣,名不详。吴庄,即吴中,指苏州。宋刻,宋代刻印的书籍。石床,指石头的床。松风,指松涛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友情的诗作。首句“倚棹寻源到薜萝”,描绘出诗人依着船桨寻找源头的情景,薜萝是一种植物,生长在山间的石缝或灌木丛中。次句“任催斜日下林柯”则表达了诗人在夕阳西下时分,任由斜阳照射在林柯之间的情景。第三句“游人不减吴庄盛”,则表达了诗人对游人的赞美之情,认为游人的盛况不减于吴地的繁华。第四句“题字还疑宋刻多”,则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赞赏之情,认为题字的人技艺高超,让人怀疑是否是宋代的刻印之作。第五句“万树野红真绚画”则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万棵树木的颜色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第六句“一泓寒渌未盈科”则描绘了清澈见底的湖水,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最后一句“石床他日如堪借,来听松风和醉歌”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希望有一天能够借用这石床,聆听松涛之声,沉醉于醉歌之中。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风光、人物活动以及情感抒发等元素,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