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前谈笑客忘归,分付奚奴为掩扉。
好句每从沉醉后,离情偏惜故交稀。
月明坐啸潮生浦,漏尽惊看酒湿衣。
逻卒隔墙喧警柝,旅怀临别更依依。
【译文】
灯前谈笑客忘归,分付奚奴为掩扉。
好句每从沉醉后,离情偏惜故交稀。
月明坐啸潮生浦,漏尽惊看酒湿衣。
逻卒隔墙喧警柝,旅怀临别更依依。
赏析:
这首诗是刘天佑和宪副的联句之作,其中刘天祐写了三首诗,而宪副则写了三首诗。
第一首:“灯前谈笑客忘归,分付奚奴为掩扉。”
在灯下畅谈至深夜,不觉已至子时。于是命家童将门掩上,以防夜深寒气侵袭。“灯前谈笑”四字,描绘了一个宁静、舒适的环境,诗人与同僚们在这里畅谈至深夜,忘却了时光流逝。“客忘归”,表明诗人对这次欢聚感到十分珍惜。最后两句“分付奚奴为掩扉”则是直接交代了诗人的行动,既体现了诗人的豪爽,又增添了几分亲切感。
第二首:“好句每从沉醉后,离情偏惜故交稀。”
这两句似乎是在表达一种矛盾的情感。一方面,诗人认为美好的诗句往往产生于醉酒之后,因此他希望与朋友共度欢乐时光;另一方面,他又感叹与故交的分离之痛,觉得故交的稀少令人遗憾。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加深沉、动人。
第三首:“月明坐啸潮生浦,漏尽惊看酒湿衣。”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皎洁的月光下,诗人独自坐在海边,聆听着潮声。当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突然感到酒意袭来,便起身查看自己的衣物,只见酒已经渗湿了衣服,显得格外狼狈。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之情,还透露出他对故交的深深怀念。
第四首:“逻卒隔墙喧警柝,旅怀临别更依依。”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诗人被逻卒的声音惊醒,原来是他们正在巡逻时敲打铜锣报晓。诗人心中不禁生出一丝依依不舍之情。当他即将离开这个熟悉的环境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慨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欢聚的场景以及离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也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