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整朝簪拂岭岚,又骑骢马出滇南。
足轻万里心何壮,法本三章老正谙。
金齿儿童迎宪节,碧溪山水落诗函。
归来便作经年约,远大功名是美谈。

【注释】

1、张叔亨:字子开,号云台山人,元丰进士。

2、朝簪:官帽。拂岭岚:扫过岭上云雾。

3、骢马:骏马。滇南:指云南。

4、金齿:今云南保山地区。

5、宪节:御史的法杖。

6、碧溪:今云南曲靖地区的一条河流。

7、经年约:约定的时间。

【赏析】

这首诗是元丰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诗人张叔亨任云南路转运判官时所作。诗中表现了诗人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性格特点,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政治清明的向往。

首句“才整朝簪拂岭岚”,意思是说,诗人刚刚整理完官帽,就马上骑上马,向岭南飞驰而去。“整朝簪”即整理好官帽,这里用一个“才”字,说明事情来得快。“拂岭岚”,即掠过岭上的云雾。这句诗写诗人赴任途中的情况,表现他那种急切的心情和豪迈的精神。

颔联“又骑骢马出滇南”,“足轻万里心何壮”,意思是说,又骑马出了云南南部。这句写诗人到云南后的情景。“又”表明不是第一次,这次又是急匆匆地出发。“骑骢马”,指的是骑着一匹青色的骏马。“出滇南”,指的是到了云南南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古代的俗语,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是从第一步开始的,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路程就不难走。这里的意思是说,诗人虽然身在西南蛮荒之地,但仍然怀着雄心壮志,准备大干一番。

颈联“法本三章老正谙”,意思是说,法律本来就是三章,我这个人本来就很熟悉这些法律条文。“法本三章”是说《唐律》中的“户婚、厩库、擅兴”三章。“老正谙”则是指自己对这三章非常熟悉。《唐律》中的三章,是唐朝统治者对百姓进行统治的法律依据,也是当时朝廷处理事务的基本法规。“谙”,熟悉了解的意思。

末联“金齿儿童迎宪节,碧溪山水落诗函”,意思是说,今天金齿的儿童们都来迎接这位监察御史,他们欢迎的是他的法杖。这里的“金齿”是指今天云南省的金平县一带。“碧溪”,是指今天的云南省玉溪市北边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大江。“落诗函”则是说诗人被请进当地的官员家中去作客。“金齿”和“碧溪”,在这里都暗指云南。这两句写的是,诗人来到云南以后,受到了当地官员和人民的欢迎。

尾联“归来便作经年约,远大功名是美谈。”意思是说,我回来之后,就可以与大家约定明年再来这里了。“归来”指的是诗人离开云南回到京城后的事。“经年约”,就是约定一年之后再来。“远大功名是美谈”,意思是说,能够为国家做出伟大的功业是非常美好的事。这里的“美谈”指的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美谈,也是指人们所称赞的美事。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语言朴实无华,却能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