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随南雁住云中,又出榆关到海东。
壮岁尽夸行乐好,太平谁致塞尘空。
轮蹄惯比孤舟速,书画收兼百货丰。
来往莫讥江上客,王孙家世古元戎。
【注释】
曾随南雁住云中,又出榆关到海东。
壮岁尽夸行乐好,太平谁致塞尘空。
轮蹄惯比孤舟速,书画收兼百货丰。
来往莫讥江上客,王孙家世古元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其朋友汪廷器出使塞外之作。首联先以“曾”字点明友人出使的时间和经过。“随”字写出了友人的随军出使;“榆关”即山海关,是明代边防的重要关卡,这里指京城。二句诗的意思是说友人随军出使时曾随同南飞的大雁住在云中,后又奉命出使到海东(即辽东地区)。
三、四两句写友人的生平与出使目的。友人年轻时喜欢享乐,现在出使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太平”两句意思是说:在国家太平的时候,谁能想到边塞的烟尘会消失呢?这两句既是对友人此行的肯定,也是对当时统治者的讽谕。
五、六两句是对友人此行的具体描写。“轮”、“舟”,都是交通工具,“轮蹄”即车轮和马足,“孤舟”指独木小舟,这里是用典,暗喻友人此次出使的行程之快。“书画收”即收藏书画之意,“百货丰”意谓随行的货物十分丰富。“书画”一句是说自己此行带有许多图书画卷,“百货”一句则是说携带许多财宝。“书画”和“百货”都暗示了这次出使的目的,即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七、八两句为全诗的关键,是诗人对友人此行的祝愿。“莫”字在这里有“不要”、“不须”的意思。“王孙”即贵族子弟,“王孙家世”指王公贵族的后代。“古元戎”指古代的名将,这里用来形容友人此行的重任,同时也是对友人此行的一种鼓励。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友人此行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又寄托着对友人此行成功的祝愿。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感情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