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退聊乘半日闲,小园深径雨苔斑。
红尘不到幽亭上,白鹤长鸣古树边。
老学簿书空有感,才非供奉久无颜。
明朝又及黄花候,何处登高忆故山。
注释:
公署 - 公府、官府。
九日 -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登高远望的传统。
闲步 - 悠闲地散步。
亭上 - 亭子上面。
白鹤长鸣 - 白鹤在树上长久地啼叫着。
老学 - 年老的学者。
才非 - 才能不是。
供奉 - 指侍从官,侍卫官。
黄花候 - 指重阳节。
故山 - 指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那天闲步于公署西园,独坐亭上时所写。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的抒发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首句“公退聊乘半日闲”,意为官员们下班后闲暇地休息了。这里用“闲”字来形容官员们的闲暇状态,既表现了他们的轻松愉快,也流露出了他们对权力地位的淡泊名利,对生活的享受与追求。
次句“小园深径雨苔斑”,描绘了公署西园内一条深深的小径上的雨滴打在苔藓上的斑斑痕迹。这既表现了环境的幽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三句“红尘不到幽亭上”,意思是外面的世界繁华喧嚣,而自己却独自坐在这座幽静的小亭上。这里的“红尘”一词,不仅代表了世俗的纷扰,更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的远离和超脱。
接下来的两句“白鹤长鸣古树边,老学簿书空有感”,则更加深化了这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白鹤的长鸣和古树的存在,给诗人带来了一份宁静和祥和。然而,这种宁静和祥和的背后,却隐藏着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失望。因为,他发现尽管他已经厌倦了官场的生活,但现实却仍然让他感到无法摆脱。
最后两句“才非供奉久无颜,明朝又及黄花候”,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感慨和思考。他认为自己的才能并不出众,因此一直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而当他看到菊花盛开的时候,他又感到有些遗憾和失落,因为他错过了欣赏菊花的最佳时机。
整首诗以景抒情,通过描绘公署西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通过对现实的反思和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