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不奈看,有名谁可结诗坛。
惟馀笔下翛翛竹,解与幽人阅岁寒。

注释1:武林,地名。竹裴生,作者的朋友或同乡,姓裴名生,字奭求。晚翠,指竹子的苍翠之色,喻人如竹般坚贞。

译文1:万紫千红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但有名气的人又怎能结集诗坛呢?惟有那些笔底潇潇洒洒、笔下飘逸的竹子才能解人于岁寒之中。

赏析1: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竹为题材,借写竹来抒写志向。“万紫千红”形容百花盛开,色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而诗人却认为“有名谁可结诗坛”,意即有名望的人又怎么能成为诗坛上的领袖呢?这表达了他对诗坛领袖地位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在风雪中挺立不倒的竹上。这些竹虽不如花木艳丽,但却有着坚韧的品质。诗人通过咏竹,抒发了自己高洁、坚毅的品格,也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全诗意境高远,寓意深刻,给人以启发和鼓舞。

注释2:翛翛,形容竹子的潇洒自如。幽人,这里指隐士。阅岁寒,指度过寒冬。

译文2:万紫千红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但有名气的人又怎能结集诗坛呢?惟有那些笔底潇潇洒洒、笔下飘逸的竹子才能解人于岁寒之中。

赏析2:这首诗进一步描绘了竹的特性。诗人用“万紫千红”来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象,以此来衬托出竹子的孤高脱俗。他并不羡慕那些繁华富贵,而是赞美那些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竹子。诗人认为,只有像竹子这样品质高尚的人才有资格进入诗坛。这里的“惟余笔下翛翛竹”指的是诗人笔下的那些竹子,它们象征着诗人的高洁品质和坚毅精神。最后一句“解与幽人阅岁寒”则是诗人对隐者的赞美,他认为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真正理解到竹子的坚韧和高洁。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