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交情二十年,舣舟京口倍凄然。
青山细雨人何在,怅望城南白兔阡。
【注释】
生死交情二十年,:指诗人与钱宗嗣的友情长达二十余年。
舣舟京口倍凄然:停船在江边(京口是今江苏镇江),倍增凄凉之情。
青山细雨人何在:细雨如烟,青山苍茫,我在哪里?
怅望城南白兔阡:惆怅地望南边的田野,田间有条小路,传说那里住着一只白兔。
【赏析】
《太医院使钱君宗嗣挽歌》,元代张养浩的作品。此诗写于至正五年(1345)。当时作者任陕西行台中丞,因触怒权臣脱脱被贬为河间路盐运司同知,后又被改任济南路同知。这首诗即是他贬官途中所作,表现了他与好友钱君宗嗣生死之交。
第一句“生死交情二十年”,点明时间与交情之长。“生死”二字,突出了二人情谊之深;而“二十年”三字,则更见交情之厚。钱君宗嗣,字子文,是元朝著名文人。《元史》卷一五九载:“子文,字宗嗣,号月波老人。博学能文,尤工词曲。”可见其才情不凡。
第二句“舣舟京口倍凄然”,说明钱君宗嗣已到京城。“京口”即今江苏镇江市,位于长江北岸。“倍凄然”三字,既表明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又表达了自己悲凉的情怀。因为钱君宗嗣此次来京,是为了参加朝廷举行的考试。
第三句“青山细雨人何在”,描绘出一幅江南春雨图。“青山”指的是京口一带的山峦。“细雨”暗示着春天的气息。“人何在”一句,既指友人不在,也暗含自己遭贬的无奈心情。“怅望”,即怅恨、失望之意。“城南”,泛指京城附近地区,这里特指南郊的白兔村。相传白兔村东有一条大道,道旁有座白兔庙。庙中有白兔石像,每当春风时节,细雨蒙蒙,白兔石像便会显现出来。因此,“城南白兔阡”便成了作者寄托哀思的地方。
最后一句“怅望城南白兔阡”,既是对钱君宗嗣的悼念,也是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抒发。全诗构思巧妙,语言简练,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元代诗词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