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庭满送租人,今岁遥应我未贫。
老仆隔墙频过酒,不知门外有朱轮。
【注释】
九月九日:指重阳节。
朱轮:红色官车,这里借指高官显贵。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首联写诗人在重阳节这天宴客,客人都是来送租税的,而诗人却未感贫乏;颔联写老仆隔墙频频过来喝酒,他还不知道门外已经来了高官显贵的车驾;颈联写老仆不知道高官显贵已经到了自己家里门前,而诗人却知道他们到了。全诗语言朴实,不事雕琢,但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秋风庭满送租人,今岁遥应我未贫。
老仆隔墙频过酒,不知门外有朱轮。
【注释】
九月九日:指重阳节。
朱轮:红色官车,这里借指高官显贵。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首联写诗人在重阳节这天宴客,客人都是来送租税的,而诗人却未感贫乏;颔联写老仆隔墙频频过来喝酒,他还不知道门外已经来了高官显贵的车驾;颈联写老仆不知道高官显贵已经到了自己家里门前,而诗人却知道他们到了。全诗语言朴实,不事雕琢,但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提携双稚子:提起和扶持两个年幼的孩子,表达了对子女的关爱和照顾。 2. 孤月几回秋:孤独的月光映照着秋天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季节更迭的感慨。 3. 綵服时经眼:彩绘的服饰不时映入眼帘,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与色彩。 4. 珠冠老上头:珍珠般的桂冠高悬在老人的头上,象征着尊贵和尊严。 5. 院松终抱节:庭院中的松树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节操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清新隽永的笔墨,将园亭中的景色和主人的生活写照出来。首联“明月几回团”,是说诗人在月光下弹琴、饮酒、赏花的情景;次联则从听觉角度描写了园中景物:幽居者弹奏着乐器,发出的声音悠扬动听;白苎就是白色的竹丝衣,晚生寒意,说明天气已凉。颔联进一步描绘园中景色:“唤客弹棋子,看人把钓竿。”意思是说,园主召唤客人弹琴、下棋,观赏人们钓鱼、垂钓的活动。“邀宾弄弦管”是说弹琴
这首诗是诗人追和江东之学士在南京上新河徐氏园亭之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第一句 "留寓得林坰":诗人被邀请到南京上新河徐氏园亭,留下了自己的住所。"林坰"指的是园林的幽静之处,这里指徐家园亭的环境优美宜人。 第二句 "浑疑宿幔亭":诗人进入园亭后,误以为自己来到了一个装饰华丽的帐篷或宾馆中。"宿幔亭"通常是指一种豪华的住宿场所
【注释】董氏:指董尚矩。宁都盛:在江西宁都,为董氏之故乡。招隐操:指隐居山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操行。活人方:救死扶伤的医方。断简:古代书简断裂。残碑:古碑残缺不全。貤(jiǎo)赠:赠送。托名郎:假借其名声做官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董尚矩编修所写的挽词。诗中赞颂了朋友“宁都董氏”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诗人以“宁都董氏”的家世、品德为背景,赞扬了他们“说最良”
【注释】 ①赵祥:即赵汝谈,字祥,明江西南康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②奉使便道省其大母:指赵汝谈奉命出使他地,顺便去探望他的祖母。③重闱:指家中有年老的双亲。④手教一孙成:意谓老人亲手教他的儿子长大成人,并已成家立业。⑤王程:指科举考试中的“殿试”中被录取的人所走的路程。⑥新图寿域:指新近修造或建造的坟地。⑦家人占鹊喜:家人看到大雁南飞时,认为有喜事降临。古人以为大雁南飞,预示着喜事临门
注释: 1. 新河:指新河,位于南京的河流。 2. 徐氏园亭:指徐氏的园林。 3. 双扉逐岸垠:双扉,两扇门;岸边,河岸。 4. 水花堪索笑:水花可以让人发笑,指水中的美景。 5. 山果得尝新:山中的果实新鲜可口。 6. 催诗吏:催促诗歌的人。 7. 载酒人:携带美酒的人。 8. 乘凉多竹树:坐在凉爽的竹林和树木下。 9. 随意脱簪绅:随便摘掉头饰。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大自然景色的诗
这首诗是关于先忠烈王遗迹十二咏中的第二首,题目为《白石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湖上妖氛灭,山前吉兆开。 - "湖上"可能指的是某个与湖泊有关的地点,如江河或湖泊。"妖氛"通常用来形容邪恶或不祥的事物。"灭"字表明了这种邪恶或不祥事物被消除或消散。"山前"则是指山的前方,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的地点。"吉兆"表示吉祥的迹象或预兆。这句话的意思是湖上的邪恶或不祥的事物被消除或消散
敬亭山 青山一万仞,我爱敬亭名。 胜概一千里,分疆及数城。 不夸游目骋,转觉道心生。 李白题诗在,风流续未成。 译文: 青山如同万仞高墙,我深深爱上敬亭这个名字。 它的壮丽景色仿佛延伸了一千里,划分着国界直至数个城市。 我不炫耀我的远大眼光,反而觉得内心充满了平静与宁静。 李白曾在敬亭山上留下他的诗作,但至今这些作品尚未完全完成。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敬亭山的赞美之作
【注释】 戊戌:农历五月初四日。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四日至六日之间。谒陵:拜谒先人墓地。宿斋:守夜,即守夜不食。斋:斋戒,亦称“清斋”,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指斋戒沐浴以示诚敬。次韵江翰长:以诗的形式来和别人的诗歌。江翰长:即江文安。苏轼的朋友,字子云。他曾经写过一首诗《宿斋》,苏轼读了很感动。于是,也写一首同样的诗来酬答他的友情。 【赏析】 此为和江文安的《宿斋》之作
【注释】 谒(yè):拜见。 次韵:即“和某诗”,是诗人依原诗的韵律、字句等,用同一首诗的格律另作一首诗以答其诗。 行李:行装、行李,这里指旅途中的行囊。 北阙:古代宫城北面的门楼,代指朝廷。 东方启渐明:东方天空开始泛红。 群鸦惊客散:一群乌鸦见到客人飞散。 一马溯风鸣:一匹骏马顺着风声长嘶。 袅袅(niǎo)垂杨外:长长的柳枝随风轻轻摇曳。 新烟动夹城:淡淡的烟雾飘过城门。 【赏析】
【注释】 主人:指诗人的朋友。随客:客人。沉酣:酒醉。无限风光入笑谈:无限的美景佳景都融入了笑谈之中。解事:明白事理。新调:新的曲调。江南:泛指吴地,指今江苏、浙江一带。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所作,当时他正在苏州任上,与友人相会,饮酒作诗。此诗描写的是重阳节的宴会,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和对友人的喜爱。 首句“主人随客共沉酣”,写宴会的气氛,主人和客人一起纵情欢乐,尽情畅饮
注释:谯楼上风声传来了鼓声,我醉得厉害倒出了一壶酒。洛党人自怜家学在,款门休怪故人疏。 赏析:此诗是作者与友人的酬答之作。诗的第一句写八月九日,谯楼上风声报鼓声初起,诗人正烂醉如泥,但仍然能倒出一壶美酒。第二句写洛党人对自己家学的喜爱,第三句写自己因醉而款门不遇朋友,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歉意。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八月九日醉书 馆阁新衔畎亩情,南来初幸及秋成。 雕笼慧鸟知人意,终日能呼万岁声。 注释: 馆阁:古代皇家的图书室或官署。新衔:新的官职。畎(quǎn)亩:田野。 南来:指来到南方。初幸:开始受到皇帝宠幸。及:得到。秋成:收获季节。 雕笼:用金属或象牙等做成的笼子。慧鸟:灵巧的鸟,这里指鹦鹉一类的鸟类。 终日:整天。能:能够。呼:呼唤。万岁声:对皇帝的颂扬之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 八月九日:指重阳节。 醉书:喝醉了酒的字迹。 山下方塘一镜开:方塘像明镜一样,照映着周围的景物。 主人:这里指诗人自谓。 高兴满池台:高兴得溢满池塘和平台。 中秋好月,重阳菊:中秋节时的好月亮,重阳节时的菊花。 问道谁家送酒来:向人打听是谁送来美酒。 【赏析】 此诗描写诗人在八月九日重阳佳节,饮酒赏月之时,忽然想起远在异乡的友人,便写了这首诗给远方的友人。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
注释: 八月九日醉书:八月九日,即重阳节。醉书,指喝醉后挥笔写作。 诗兴萧然醉索瓜:诗歌创作兴致低落,喝酒解乏。 秋风怜我鬓双华:秋风似乎也同情我,因为双鬓已经斑白了。 娇歌儿女灯前戏:娇美的歌喉和女儿在灯前嬉戏。 看汝他年夜绩麻:看你年岁大的人还在织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醉酒后的所感所思。首句"诗兴萧然醉索瓜",描绘出诗人在重阳节醉酒后的心境。诗人此时已经厌倦了诗歌创作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八月九日忆王孙》。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 1. 坐看凉月下疏棂:坐着看着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这里的“凉月”指的是秋夜的月亮,给人一种宁静、清冷的感觉。“疏棂”是形容窗户的栏杆或窗棂,稀疏而清晰。 2. 有客凭阑醉不胜:有一位客人靠在栏杆上醉酒到无法自持。这里的“凭阑”指的是站在栏杆旁边,栏杆是用来支撑和保护栏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