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凉月下疏棂,有客凭阑醉不胜。
独喜小童知句涩,屡将新火为添灯。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八月九日忆王孙》。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
- 坐看凉月下疏棂:坐着看着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这里的“凉月”指的是秋夜的月亮,给人一种宁静、清冷的感觉。“疏棂”是形容窗户的栏杆或窗棂,稀疏而清晰。
- 有客凭阑醉不胜:有一位客人靠在栏杆上醉酒到无法自持。这里的“凭阑”指的是站在栏杆旁边,栏杆是用来支撑和保护栏杆的。“醉不胜”表示酒醉到了极点,无法继续控制自己。
- 独喜小童知句涩,屡将新火为添灯:我特别喜欢那些懂得诗词韵味的小孩子们,他们多次点燃新的木柴来为我点亮灯火。这里的“句涩”指的是诗词中含义深刻、难以理解的部分。“新火”是指新鲜的木材,用来生火取暖。
译文:
坐在窗前静静地看着明亮的月光透过稀疏的棂栏洒进来,有一位客人靠在栏杆上喝得大醉,无法再继续饮酒了。我特别喜欢那些懂得诗词韵味的小孩子们,他们多次点燃新的木柴来为我点亮灯火。
关键词注释:
- 坐看凉月:坐着观看着秋天夜晚的月光。
- 凉月:清凉的月光。
- 疏棂:稀疏的棂栏。
- 有客:有位客人。
- 阑:栏杆,特指靠近窗户的栏杆。
- 醉不胜:喝到无法继续喝酒的程度。
- 独喜:特别喜爱。
- 小童:小孩。
- 知句涩:懂得诗词中的深奥含义。
- 新火:新鲜的木材,用来生火。
- 添灯:增加灯光照明。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八月九日(即重阳节)所作,当时他正被贬谪至黄州。诗中通过描绘一个典型的文人墨客在秋季黄昏时分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友情以及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怀念之情。苏轼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的才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