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闲寄野航轻,山郭遥通石栈平。
安得倚筇松下路,共凭高阁听溪声。

诗句解析

  1. 沙洲闲寄野航轻 - 这句描述了一个宁静的沙洲,与远处的野航(可能是指渔船或水上运输工具)轻轻相依的情景。
  2. 山郭遥通石栈平 - 描述了山城(指某座山城或山间的城市)通过石栈(可能是一种古代的桥梁或通道)与外界相连的景象。
  3. 安得倚筇松下路 - 表达了一种渴望或愿望,即希望能找到一条通往松树之下的路,可能是为了探访某个地方或寻找灵感。
  4. 共凭高阁听溪声 - 描绘了一个场景,人们聚集在高楼之上,共同聆听着溪水的声音,这里的“高阁”可能指的是一个较高的建筑,而“溪声”则是自然的声音。

译文
在沙洲上,我随意地将我的野航停泊,山城的轮廓在远方延伸,仿佛是通向石栈的高桥平缓伸展。多么希望能找到一个路径穿过那松树密布的地方,去倾听那来自高阁的溪流之声。

注释

  • 沙洲:一种平坦的水陆交界处,可以停泊小船或船只。
  • 野航:泛指任何用于航行的船只,不特定于某种类型的船只。
  • 山郭:指山中建有城墙的城市,可能指山中的城镇或乡村。
  • 石栈:古代的一种桥梁或通道,用石头建造。
  • 安得:如何能,表示一种迫切的愿望。
  • :一种竹制的手杖。
  • 高阁:高大的建筑,这里可能指的是观景台或高处的平台。
  • 听溪声:聆听溪水的流动声,享受大自然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首句通过沙洲与野航的轻松关系,引出了山城与石栈的宁静画面。第二句则通过“遥通”一词,强调了山城与石栈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和距离感。第三句中的“安得”表达了一种急切的心情,想要找到通往自然之路的欲望。最后一句通过高阁与溪声的结合,营造出了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世界。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